公立医院种植牙价格较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 耗材成本
- 种植体:种植体是种植牙的核心部件,多为进口品牌,如瑞士、德国等国家的产品,这些进口种植体在研发、生产工艺上要求极高,质量可靠、生物相容性好,但采购成本也很高。例如,一些高端品牌的种植体每套价格在 4000 - 6000 元,即使是普通进口种植体,每套也在 2000 - 3500 元左右。
- 牙冠:牙冠的材料种类繁多,如全瓷牙冠,具有美观、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公立医院从第三方加工厂采购的全瓷牙冠大多在 1000 多元,若为医疗机构自制的牙冠,价格会更高。
- 医疗服务与技术
- 专业医生团队:种植牙手术需要专业的口腔医生进行操作,这些医生通常经过多年的专业学习和培训,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培养一名专业的口腔种植医生成本较高,包括长期的教育投入、实践培训等,这也会体现在种植牙的收费中。
- 先进设备与技术:种植牙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如口腔 CBCT 用于精确测量牙槽骨的情况,种植导板技术用于提高种植的精准度等。这些设备的购置和维护成本高昂,同时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都会增加种植牙的整体费用。
- 医疗风险与责任:种植牙手术存在一定风险,如神经损伤、上颌窦黏膜穿通、术后感染等。公立医院需要承担相应的医疗风险和责任,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保障,这也是价格较高的因素之一。
- 运营成本
- 医院管理成本:公立医院需要维持正常的运营管理,包括场地租赁、设备维护、人员管理等方面的费用。这些成本会分摊到各项医疗服务中,种植牙也不例外。
- 消毒与感染控制:为确保种植牙手术的安全性,公立医院会严格执行消毒与感染控制措施,使用高质量的消毒设备和耗材,这也会增加一定的成本。
在国家医保局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之前,部分公立医院存在医疗服务项目设置不合理、过度分解,以及定价过高、巧立名目乱收费等情况,导致种植牙医疗服务部分的费用偏高。不过,随着专项治理工作的推进,三级公立医院单颗常规种植牙的医疗服务价格已被调控至 4500 元左右,种牙费用负担将得到有效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