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口义齿修复前,需要对口腔进行全面检查和准备,以确保修复效果和佩戴舒适度。以下是具体的步骤、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
一、全口义齿修复前的准备工作
口腔检查
- 检查内容:
- 牙槽嵴的高度、宽度及形态,评估是否适合承载义齿压力。
- 牙齿情况,如残根、残冠及松动牙,必要时需拔除。
- 颌面部对称性、张口型、下颌运动及颞下颌关节健康状况。
- 口腔黏膜情况,包括炎症、溃疡等。
- 唾液分泌量及质量。
- 舌的大小和位置。
- 注意事项:拔牙后需等待3个月,待牙槽嵴稳定后再进行修复。
- 检查内容:
口腔处理
- 骨尖、骨突修整:如有尖锐的骨尖或骨突,需进行修整以避免义齿压迫导致疼痛。
- 唇颊沟加深:唇颊沟过浅会影响义齿就位,必要时需手术加深。
- 黏膜修整:切除增生的黏膜组织,以增加义齿的稳定性。
- 旧义齿停用:若患者之前戴过义齿,需停用1-2天,使口腔软硬组织恢复自然状态。
心理准备
- 患者需对义齿佩戴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异物感、发音不清等)有心理预期,并对使用义齿有信心。
二、注意事项
初戴义齿的适应
- 初期可能会有异物感、恶心或发音不清,需逐步练习适应。
- 进食时先选择软食,并逐渐过渡到一般食物。
义齿清洁与保养
- 进食后及时取下义齿清洁,使用冷水冲洗。
- 睡前摘下义齿,用牙刷清洁后浸泡在清水中,避免细菌滋生。
定期复诊
- 初戴义齿后,医生会建议定期复诊,检查义齿是否需要调整。
三、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黏膜损伤
- 原因:义齿基托边缘过长或过锐,导致黏膜红肿、溃疡。
- 处理:调整义齿基托边缘,或进行缓冲处理。
义齿松动
- 原因:基托边缘过长或过厚,或咬合不平衡。
- 处理:重新调整义齿或制作新义齿。
咀嚼功能不佳
- 原因:咬合接触面积小或牙面解剖形态不佳。
- 处理:检查咬合关系,必要时重新制作义齿。
发音不清
- 原因:义齿与口腔组织不贴合。
- 处理:练习发音,必要时调整义齿。
恶心感
- 原因:义齿后部过长或后缘与黏膜不密合。
- 处理:调整义齿后缘,改善密合度。
四、总结
全口义齿修复前的准备和注意事项是确保修复效果的重要环节。患者需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口腔检查和处理,并在佩戴义齿后注意适应和保养。如果出现任何不适,应及时就医调整,以避免对口腔组织造成进一步损害。
如有其他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口腔医生以获得更详细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