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是海南岛中部偏西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具有丰富的自然与文化资源。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介绍:
一、基本概况
-
地理位置
位于海南岛中部偏西,地处黎母山脉中段西北麓、南渡江上游,东邻琼中县,南接乐东县,西连昌江县,北抵儋州市,总面积约2115.65平方公里。
-
行政区划
辖11个乡镇(含4个镇、7个乡),73-94个行政村及社区,441个自然村,户籍人口约19.22-19.6万人(2021-2023年数据),黎苗族人口占比60%-65%。
-
自然环境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山地面积41.9%,拥有鹦歌岭(1812米)等20余座海拔千米以上山峰,以及红坎瀑布、南开石壁等自然景观,属热带季风性气候,被誉为“山的世界、水的源头、林的海洋、云的故乡”。
二、文化与社会
-
民族构成
主要民族为黎族和汉族,黎苗族是主体民族,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语言以黎语、海南语为主,通用汉文,1957年创制了黎文。
-
历史沿革
西汉属儋耳郡至来县,东汉属合浦郡珠崖县,1935年划设为乐东、白沙、感恩三县,1987年正式成立白沙黎族自治县。
-
文化特色
-
非物质文化遗产 :双面绣、骨簪、老古舞等8项被列入国家级或省级名录,享有“中国黎族双面绣之乡”“中国黎族舞蹈之乡”称号。
-
民俗活动 :定期举办“三月三”黎族苗族文化节、“啦奥门”山兰文化节等,传承民族风情。
-
三、经济发展
-
产业体系
以生态农业为核心,构建“绿茶、南药”万亩种植基地和“红心橙、咖啡”等特色产业,推出“白沙良食”县域农产品公用品牌。2021年GDP达62.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万元。
-
基础设施
教育资源包括1所普通高中、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及多所小学,卫生机构134个,覆盖基本公共服务。
四、荣誉与特色
-
获评“中国生态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中国最美县城”等称号。
-
旅游资源丰富,包含白沙起义遗址、琼崖纵队纪念地、自然生态景观等,入选国家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
白沙黎族自治县凭借独特的自然禀赋和民族文化,正探索“文化+旅游+生态”融合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