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招投标活动中,投标价是否因高于招标价被判定为废标,需结合招标文件具体要求及法规判断,具体规则如下:
一、投标价高于最高限价的处理
-
明确超限价即否决
若招标文件设定了最高投标限价(即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超出该限价时,该投标文件应当被直接否决。这一规则是招标人控制成本的核心要求,超限价意味着投标人未响应招标核心条款。 -
法律依据与实践原则
虽《招标投标法》未直接规定超限价即废标,但实践中依据招标文件效力及公平性原则,超过最高限价的投标通常被认定为无效。部分地方性法规或行业规范也明确此类情形需作废标处理。
二、特殊情况的判定
-
未设限价或报价超预算
- 招标文件未明确最高限价:若投标价仅高于招标方预算但未违反招标文件要求,不必然导致废标。但若所有投标报价均超过预算,且采购人无法支付,则整个招标项目可能被废标。
- 单一投标超限价:仅该投标被否决,不影响其他有效投标的评审。但因此导致有效投标不足三家时,可能触发整体废标。
-
电子标书的兼容性问题
若因技术原因(如未通过CA认证、加密文件损坏)导致投标价显示异常,可能被判定为无效,但需结合招标文件中的电子标书规范条款。
三、企业规避风险的策略
-
严格审阅招标文件
重点关注最高限价、预算金额、资质要求等核心条款,避免因疏漏导致技术性或商务性废标。 -
合理制定报价策略
通过市场调研和成本测算,确保报价在限价范围内且具备竞争力,同时避免低价恶性竞争引发的履约风险。 -
规范标书编制流程
采用标准化模板检查资质文件、签署密封等细节,减少因格式错误或漏项导致的非必要废标。
综上,投标价高于招标价是否算废标,核心取决于招标文件是否设定了最高限价以及投标报价是否超出该限价。企业需严格遵循招标要求,通过精细化管理和合规操作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