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投标拦标价,也称为招标控制价,是招标人在招标过程中向投标人公示的工程项目总价格的最高限制标准。它体现了招标人对工程项目的期望价格,并要求投标人的报价不得超过此限价,否则将被视为无效投标。
拦标价的作用
-
价格上限 :拦标价设定了投标报价的最高限制,确保所有投标人的报价都在招标人期望的价格范围内,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报价影响招标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
防止哄抬价格 :通过设定拦标价,可以有效防止投标人哄抬标价,保障招标人的利益,确保项目招标过程中的价格竞争在合理范围内进行。
-
提供价格参考 :拦标价作为评标的重要价格参考基准,帮助评标委员会在评标时有一个明确的价格依据,从而提高评标的公正性和效率。
拦标价的编制
拦标价的编制依据包括地方的消耗量定额、网刊的信息价格、地方规定的取费标准及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等。具体的编制方法可以采用成本加成法或市场调查法等。
拦标价的公开性
招标控制价和拦标价通常是公开的,以便所有投标人能够了解并遵守这一价格限制。而标底价则必须保密,直到开标时刻才能揭晓。
法律依据
拦标价的使用在某些情况下已经得到了法律或法规的支持,例如在河北省,担当上限的拦标价得到了《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办法》第三十条的支持。对于没有标底作用的拦标价,法律支持尚不明确。
结论
招投标拦标价是招标过程中一项重要的价格控制手段,通过设定最高限价,确保招标的公平性、合理性和透明度。招标人应根据相关法规和规范,合理编制拦标价,并在招标过程中严格执行,以保障招标项目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