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组织废气采样是环境监测中的重要环节,涉及多个技术规范和操作要求,确保采样结果的准确性和代表性。以下将详细介绍无组织废气采样技术规范。
采样前准备
人员要求
现场监测人员应具备相应的监测能力,持证上岗。至少指定一名现场负责人,负责现场监测工作的实施,组织制订现场监测方案,落实人员分工,并对现场监测人员提出统一技术要求,确保监测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分工明确是确保采样质量的基础,持证上岗和明确职责有助于规范操作和减少误差。
设备要求
采样前应对采样器进行流量校准,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采样设备和辅助设备包括环境空气采样器、流量校准器、样品容器、移动电源和样品保存箱等。校准和检查设备是确保采样数据准确性的关键步骤,定期维护和校准设备可以有效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采样误差。
环境条件
采样前应对现场的气象条件进行简易测定,包括风向、风速、温度、湿度等。若风速大于3m/s,风向变化大于29°,则不适宜开展无组织排放监测。气象条件对采样结果有显著影响,适宜的气象条件可以提高采样数据的可靠性,避免因环境变化导致的采样误差。
采样方法和技术要求
采样容器和耗材
采样容器和耗材应符合相关标准,如全玻璃材质注射器容积不小于100ml,气袋容积不小于1l,采样管内填不少于200mg的Tenax吸附剂等。选择合适的采样容器和耗材是确保采样结果准确性的基础,符合标准的采样器材可以减少样品污染和误差。
采样方法
采样方法应根据监测因子和污染物特性选择,如甲醛缓冲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等。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可以提高采样效率和结果的准确性,针对不同污染物选择相应的方法是确保监测结果可靠的关键。
采样流量和体积
采样流量和体积应根据污染物特性和采样方法确定,如采样流量10-200ml/min,采样体积2l等。合理的采样流量和体积可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准确性,避免因流量过大或过小导致的采样误差。
样品保存与运输
样品保存
采集的样品应密封后放入样品箱,避免阳光直射。需要低温保存的样品,应采取相应的冷藏措施,防止样品变质。适当的样品保存条件和时限可以确保样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延长样品的保存时间可以提高采样数据的有效性。
样品运输
样品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防震防压措施,避免样品瓶破裂或泄漏。不同性质的废气样品应分别包装并隔离运输,以避免样品之间的相互污染。安全的样品运输和隔离措施可以确保样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和污染,保证采样数据的准确性。
现场质量控制
气密性检查
采样前后应对采样器进行气密性检查,确保采样系统的气密性良好。采样结束后,应对样品进行核查,确保样品数、记录数与实际样品数一致。气密性检查和样品核查是确保采样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步骤,可以有效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采样误差。
现场空白样品的采集
每次采集样品时,都应采集至少一个现场空白样品,用于监测采样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污染。现场空白样品可以帮助识别和消除采样过程中的污染,提高采样数据的可靠性。
无组织废气采样技术规范涉及采样前准备、采样方法和技术要求、样品保存与运输、现场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确保采样人员的专业能力、设备的校准和维护、适宜的气象条件、合适的采样方法和流量、适当的样品保存和运输条件、以及严格的现场质量控制措施,是确保采样结果准确性和代表性的关键。
无组织废气排放监测技术有哪些?
无组织废气排放监测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手工采样分析法:
- 二氧化硫:采用甲醛缓冲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 氮氧化物:采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 氨: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 硫化氢:采用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 氯化氢:采用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
- 苯系物:采用活性炭采样管法。
- 颗粒物:采用大流量或中流量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法。
- 汞:采用巯基棉采样管法。
- 铅:采用聚氯乙烯等有机滤膜法。
-
在线监测系统:
- 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集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和管理于一体,可实时监测PM2.5、PM10、SO2、NOx、O3、CO、VOC等参数。
- VOC在线监测系统:采用GC-FID技术,适用于烷烃、烯烃、芳香烃等烃类物质的在线监测。
-
无组织排放管理平台:
- 综合运用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无组织排放的污染源进行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和控制管理。
-
视频监控与AI技术:
- 结合视频监控和人工智能技术,实时识别和记录无组织排放事件。
无组织废气采样时需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无组织废气采样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
个人防护:
- 采样人员应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和口罩,以防止有害气体或颗粒物接触皮肤或吸入。
- 在有爆炸性或有毒有害有机气体的环境中,应佩戴防爆型呼吸器和防护服,并确保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
现场安全:
- 采样前应进行现场安全评估,了解废气成分、浓度及潜在风险,制定应急预案。
- 在有防爆要求的危险场所,固定污染源企业应为检测人员提供相关报警仪,并安排安全员负责现场指导。
-
采样设备:
- 所有采样设备应在检定有效期内,确保其正常运行,并具有相关的自校记录。
- 采样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应在安全条件下进行,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
采样点布设:
- 采样点的布设应考虑风向、风速、地形等因素,确保能够准确反映废气排放情况。
- 在高处或危险位置采样时,应使用稳固的支架和安全带,防止坠落事故。
-
样品处理:
- 采样结束后,应及时将样品送回实验室进行分析,避免长时间暴露在不利环境中导致样品变质。
- 样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直射、高温和剧烈震动,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代表性。
-
环境监测:
- 在采样过程中,应实时监测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和气压,并记录相关数据,以便后续分析。
- 如遇恶劣天气或现场条件变化,应立即停止采样,确保人员安全。
无组织废气采样和分析的常用设备有哪些?
无组织废气采样和分析的常用设备包括以下几类:
采样设备
-
环境颗粒物采样器:用于捕集环境大气中的总悬浮微粒(如TSP、PM10、PM2.5等),采用滤膜称重法。
-
真空箱气袋采样器:手持式气体采集器,采用气袋外负压法采集气体样品,适用于挥发性有机物的采样。
-
KY-2072型空气VOCS双路采样器:采用吸附管采样法和其他固相吸附法,适用于采集环境空气中的苯系物、醛酮类化合物、卤代烃等挥发物。
-
活性炭吸附法挥发性有机物气体采样器:利用活性炭吸附法采集挥发性有机物,适用于无组织废气的采样。
分析设备
-
气相色谱仪(GC):用于对多组分的复杂混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常用于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分析。
-
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结合气相色谱和质谱技术,能够高效地进行复杂有机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
便携式紫外烟气分析仪:适用于固定污染源废气中SO2、NOx、CO、O2等成分的分析。
-
便携式红外烟气分析仪:用于固定污染源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氧气等监测。
-
定电位电解法烟气分析仪:主要用于固定污染源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氧气等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