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组织废气排放总量的计算需根据排放源类型和监测条件选择对应方法,具体分为以下三类:
一、计算方法选择顺序
-
优先采用实测法
若具备监测条件,按优先级依次选择:- 自动监测法:通过污染物自动监测数据计算,公式为
其中,Q为烟气流量(m³/h),C为排放浓度(mg/m³),T为排放时间(h)。 - 手工监测法:通过手工监测数据计算,公式为
其中,V为排放速率(kg/h)。
- 自动监测法:通过污染物自动监测数据计算,公式为
-
无法监测时采用系数法
公式为:
其中,A为产品产量或原料消耗量(t),α为产污系数,B为修正因子,C为污染物去除效率。
二、特定场景的无组织排放公式
-
有害物质敞露存放的散发量计算
适用于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敞露存放场景,公式为:
参数说明:- :散发量(g/h)
- :室内风速(m/s)
- :室温下饱和蒸气压(mmHg),可通过查表或公式 计算
- :敞露面积(m²)
- :物质分子量
(A、B为物质特性常数,需查物理化学手册)。
-
液体蒸发量计算
适用于酸洗工艺等液体蒸发场景,公式为:
参数说明:- :蒸发量(kg/h)
- :液体分子量
- :液体温度下的蒸气分压(mmHg)
- :液面空气流速(m/s,通常取0.2-0.5)。
三、操作要点
-
参数获取
- 饱和蒸气压 需根据物质特性常数(A、B)和温度计算。
- 产污系数α需参照《排污许可管理办法》或行业技术规范。
-
适用性说明
- 实测法适用于具备规范监测设施的场景,系数法适用于数据缺失或低精度要求场景。
- 敞露存放和液体蒸发公式需结合具体工艺参数(如风速、温度、面积)。
四、计算流程示例(以敞露存放VOCs为例)
- 确定物质分子量M、敞露面积F、室内风速V。
- 查表获取A、B值,计算当前温度下的 。
- 代入公式计算每小时散发量 ,再累加排放时间T得到总量。
- 单位转换为吨(t):总排放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