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炭质量的七个核心指标
-
固定碳
固定碳是焦炭的主要成分,决定了其热值和燃烧性能。含量越高,焦炭的发热值和能源效率越高。 -
灰分
焦炭燃烧后残留的矿物质含量。灰分过高会降低强度、加剧裂纹形成,并增加高炉冶炼过程中的渣量。 -
硫分
硫分直接影响焦炭的环保性和钢铁质量。低硫焦炭可减少金属脆性,提高成品质量。 -
挥发分
反映焦炭的成熟度,挥发分适中可保证燃烧稳定性。过高易导致裂纹和破碎。 -
机械强度
包括抗碎强度和耐磨强度,体现焦炭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抵抗破碎的能力,直接影响高炉透气性和效率。 -
热性能
涵盖反应性(与CO₂的反应速率)和反应后强度(高温反应后的剩余强度),影响高炉内焦炭的燃烧效率和稳定性。 -
粒度
焦炭颗粒大小分布需与矿石粒度匹配,以优化高炉料层透气性。主流冶金焦粒度范围为25~90mm。
各指标的影响与要求
- 固定碳和灰分:固定碳含量需最大化,灰分需最小化以提高热效率和减少杂质。
- 硫分和挥发分:硫分越低越好(通常低于0.8%),挥发分需控制在1.5%~1.8%以下。
- 机械强度:抗碎强度(如M40)和耐磨强度(如M10)是分级标准的关键参数。
- 粒度均匀性:40~60mm粒级占比高有利于高炉操作稳定性。
以上指标综合决定了焦炭在冶金、化工等工业场景中的适用性和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