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门诊统筹新政策主要围绕职工医保与居民医保的待遇优化展开,具体调整如下:
一、职工医保门诊统筹政策
-
起付标准与报销比例
- 一级、二级、三级定点医疗机构起付线分别调整为200元、400元、600元。
- 报销比例提高:一级、二级、三级医疗机构分别按80%、70%、60%报销,退休人员在此基础上再提高5%。
-
年度支付限额
- 在职职工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为3500-4000元,退休人员为4500-5000元。
- 超限额部分由大额医疗补助资金支付,限额1000元。
-
二次报销
- 年度内个人累计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超过6000元部分,分段报销:
- 6000元-20万元部分报销80%;
- 20万元以上部分报销90%,不设封顶。
- 年度内个人累计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超过6000元部分,分段报销:
-
其他优化
- 起付线按医疗机构级别全年累计计算,达到起付线后直接报销。
- 个人账户使用范围扩大,可用于支付配偶、父母、子女的医疗费用及缴纳居民医保等。
二、居民医保门诊统筹政策
-
年度支付限额与报销范围
- 年度支付限额提高至300元,取消单次50元限额。
- 报销范围覆盖医保目录内药品、治疗费、检查费。
-
报销比例与定点机构
- 基层医疗机构(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销比例达60%,一类医疗机构(如三级医院)起付线80元/次,报销45%。
- 支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基层机构就诊可适当提高报销比例。
-
异地就医结算
- 异地长期居住备案人员可在备案地与参保地双向享受门诊统筹待遇。
- 跨省临时就医人员报销比例降低10%。
三、其他调整
- 辅助生殖项目:山西等地将13项治疗性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职工/居民医保分别报销70%、60%。
- 生育保障:灵活就业人员免缴生育保险费,由职工医保基金支付;部分妊娠相关疾病住院费用纳入居民医保报销。
以上政策通过降低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及支付限额,进一步减轻参保人员的门诊医疗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