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的七大项指标如下:
一、资本和杠杆情况
-
资本充足率 :核心指标,具有“一票否决”性质,反映银行资本对风险资产的覆盖能力。
-
杠杆率 :衡量银行过度负债的程度,与资本充足率共同构成资本充足率的分母。
-
总损失吸收能力 :评估银行在重大损失下的风险抵御能力(部分指标暂未纳入)。
二、资产负债情况
-
广义信贷 :包括表内贷款、表外理财、委托贷款等,反映银行资产规模和风险。
-
资产负债匹配 :考察资产与负债的期限结构是否合理,避免期限错配风险。
三、流动性
-
流动性覆盖率(LCR) :要求银行持有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与未来30天现金净流出量的比率,不低于100%。
-
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 :衡量银行长期稳定资金来源的充足性,不低于100%。
四、定价行为
- 利率定价 :评估银行是否遵循市场规律定价,避免非理性定价行为(如高利贷、价格操纵)。
五、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 :反映银行贷款质量,要求控制在合理水平。
-
拨备覆盖率 :衡量银行对不良资产的拨备充足性,不低于120%。
六、跨境融资风险
评估银行跨境资本流动的稳定性,防范资本外流风险,包括外汇储备、跨境贷款等。
七、信贷政策执行
考察银行是否执行央行的信贷调控政策,包括对小微企业、绿色金融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补充说明
-
分类监管 :根据机构类型(如全国性系统重要性机构N-SIFIs、区域性系统重要性机构R-SIFIs、普通机构CFIs)实行差异化考核。
-
评分机制 :每项指标满分100分,优秀线90分,达标线60分。七大指标均为优秀为A档,任意一项不达标或五大类中任意两项及以上不达标为C档,其余为B档。
以上指标通过综合评估,旨在加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与抗风险能力,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