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变更管理办法及细则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旨在规范工程变更流程,确保变更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经济性。以下将详细介绍工程变更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的相关内容。
工程变更管理办法
适用范围
- 适用范围:工程变更管理办法适用于政府投资(含使用国有资金)建设项目的工程变更,包括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铁路工程等多个领域。
- 变更内容:变更内容涵盖工程设计图纸的变更、施工方案的变更、材料与设备的改变、施工现场条件变化等。
变更原则
- 科学、合理、经济:工程变更应遵循科学、合理、经济的原则,先批准、后变更;先设计、后施工。
- 审批程序:变更应以书面或补充合同的形式签订,内容应与招标文件、施工合同相一致,不得签订与主合同相违背的补充合同。
变更程序
- 变更申请:由提出变更方以书面形式报监理单位,说明变更项目的名称、理由、概算及对工期影响。
- 实地勘察:建设单位组织相关责任单位进行实地勘察,初步核实变更的理由及变更的工程量。
- 洽商与审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监理单位对工程变更的理由及变更的工程量进行洽商,并由参与洽商各方代表在洽商记录上签字盖公章。
- 设计文件变更:涉及重大设计变更的,须经原审批机关批准或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并报主管部门备案。
变更审查
- 审查权限:工程合同价变更在中标价10%以内的,按不同金额范围分别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签字确认或集体研究后报审计部门备案。
- 累计变更:单项工程累计变更金额超过中标合同价10%的,原则上应重新进行招投标。
变更计价
- 计价方法:合同中已有适用于变更工程价格的,按照合同中已有的价格变更工程价款;合同中没有适用或类似工程变更价格的,组价时应参照投标时相关计价规范。
- 施工单位选择:变更工程的施工应由原施工单位承担,原施工单位不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建设单位应另行选择施工单位。
责任追究
- 建设单位的责任:不按规定权限和要求报批工程变更的、擅自实施工程变更的等行为将受到行政处罚,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追究相关责任。
- 中介机构责任:监理、勘探、设计、图审、造价咨询等中介机构未履行相关职责的,将扣减合同酬金并列入“黑名单”。
工程变更实施细则
变更程序
- 申请与评审:工程变更由相关责任人向工程项目管理单位提出变更申请,并附上必要的变更方案和论证材料。
- 审核与批准:工程项目管理单位根据申请内容和论证材料进行评审,并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审核和意见反馈,审核通过后报建设单位审核,建设单位审核通过后按相关程序批准。
- 实施与验收:批准工程变更后,由责任人组织相关人员实施,并确保变更过程中对原有工程的影响降到最低,变更实施完成后进行专业验收。
变更要求
- 变更方案的合理性:变更申请必须具备明确的变更目的和内容,确保变更方案的合理性。
- 变更论证的完整性:变更申请必须提供充分的论证材料,包括变更原因、修改方案、变更对原有工程的影响评估等。
- 变更过程的控制:变更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变更方案进行操作,并进行必要的记录和备份,确保变更过程的可控性。
- 变更影响的评估:变更实施前必须对变更后的工程影响进行评估,包括进度、质量和成本等方面,确保变更能够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
变更管理
设立变更管理团队,制定变更管理流程,建立变更管理档案,加强沟通与协调,定期评估和改进。
工程变更管理办法及细则是确保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制度,通过明确变更的适用范围、原则、程序、审查、计价及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内容,规范了工程变更的管理流程,确保了变更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经济性。同时,通过详细的变更实施细则,进一步细化了变更的实施步骤和要求,保障了变更过程的可控性和有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