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近期发布了一系列关于生育政策的最新规定,旨在优化生育环境,提升生育率,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以下是这些政策的详细介绍。
提高婚恋服务水平
优化恋爱交友载体
浙江省通过建设青年婚恋观教育阵地、搭建线上交友平台、实施“亲青恋”提升计划等措施,优化恋爱交友载体,帮助单身青年更好地寻找伴侣。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解决单身青年的婚恋问题,还能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从而间接促进生育率的提升。
提升婚姻登记质效
浙江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为结婚登记对象发放结婚红包、消费券等,并推进“婚登+文旅”融合发展,提升婚姻登记服务品质。这些措施通过增加结婚登记的经济激励和文化体验,有助于提高适龄青年的结婚意愿,进而促进生育。
加强优生服务保障
加强优生全程服务
浙江省深入实施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和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计划,强化出生缺陷儿童全生命周期医疗服务保障,提升产前检查、住院分娩、产后保健等生育医疗服务水平。这些措施通过提高生育医疗服务的质量和覆盖面,能够显著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风险,提高生育成功率。
强化辅助生育支持
浙江省完善辅助生殖、产前检查、住院分娩等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设置,并将部分治疗性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扩大生育保障范围。辅助生殖技术的支持对于有生育困难的家庭尤为重要,这些政策的实施能够有效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提高生育机会。
完善优养减负措施
强化财税金融支持
浙江省建立实施生育补贴制度,指导各地做好政策衔接和规范管理,落实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财税金融支持措施能够直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提高生育意愿和能力,特别是对低收入家庭的支持效果更为显著。
强化住房政策支持
浙江省对符合条件的多子女家庭给予住房保障政策倾斜,优先保障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中较大面积房源,并上浮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住房政策的支持能够降低家庭的生活成本,特别是对于多子女家庭,这些措施能够显著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生育。
优化托育和教育供给
支持发展普惠托育
浙江省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建立服务项目清单,增加公建托位供给,推动城乡社区嵌入托育服务设施建设。普惠托育服务的推广能够有效解决家庭托育难题,减轻家庭的托育负担,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普及,进而提高生育率。
提升托育服务质量
浙江省实施托育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加快构建医育结合的托育指导体系,加强托育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制定和实施托育服务相关标准规范。高质量的托育服务能够提升婴幼儿的照护质量,减少家庭在托育方面的焦虑和负担,促进生育意愿的提升。
促进生育职工职业发展
加强生育职工权益保障
浙江省加强对女性劳动者特别是生育再就业女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并按规定给予就业创业政策扶持,保障生育职工参加职称评审的合法权益。这些措施通过保障女性劳动者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权益,能够减少她们因生育导致的职业中断和收入下降,提高生育意愿。
促进职育平衡
浙江省推进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建设,鼓励用人单位配建母婴设施、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组织开展寒暑假期和课后儿童托管活动。这些措施通过提供灵活的工作安排和托育服务,能够帮助职工更好地平衡工作和家庭生活,减少生育对职业发展的不利影响,促进生育。
浙江省通过一系列综合措施,从婚恋、生育、养育、教育到职业发展等多个维度,全面提升生育支持政策的力度和覆盖面。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有助于降低家庭生育成本,提高生育意愿,还能通过提升生育服务质量,保障职工的职业发展,促进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