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监测对象三看”的具体含义,需结合不同领域的政策文件和实际工作场景进行区分: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中的“三看”
指农户在“三保障”(保障性住房、医疗保障、义务教育)和饮水安全等方面出现问题的自主应对能力。具体分为:
-
能否依靠自身力量解决 :若农户通过产业、就业等途径可解决问题,则不认定为监测对象;若存在就医、就学、就业等实际困难且无法解决,则需纳入监测。
-
“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临时保障不到位 :若出现临时性保障缺失(如突发疾病、自然灾害等),需根据农户恢复保障的能力判断是否纳入监测,而非单纯以人均纯收入为标准。
二、环保监管中的“三看”
指环保局对重点企业的监管措施,包括:
-
治污设施运转情况 :检查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是否正常运行,能否有效处理污染物。
-
污水排放是否达标 :通过监测数据评估企业污水排放是否符合环保标准。
-
监测数据真实性 :核查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防止数据造假。
三、大走访活动中的“三看一分析”
是市大走访活动领导小组对基层走访工作的考核标准,包括:
-
走访是否到位 :是否覆盖所有重点对象,问题查找是否全面。
-
问题解决是否到位 :对发现的问题是否及时整改,整改措施是否有效。
-
工作总结督查是否到位 :对走访工作的计划执行、问题梳理及后续措施是否进行严格督查。
四、教育整顿环节中的“三看”
针对党员干部的自我审视,包括:
-
信念宗旨 :检查政治立场、党性修养,是否践行党的宗旨。
-
政治能力 :评估政治纪律执行情况,能否正确决策。
-
履职尽责 :考核工作业绩、服务意识及担当精神。
五、其他领域的“三看”
在不同场景中,“三看”含义可能不同,例如:
-
项目检查 :查思想、比作风,评估工作执行力度;
-
钢轨探伤 :除波形、探头位置外,还需关注接头状态。
总结 :
“三看”的具体内容需结合上下文理解,既可能是指政策评估中的能力判断,也可能是指具体工作领域的操作规范。建议根据实际工作场景进一步明确相关术语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