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被誉为“口罩之乡”,其非织造布和口罩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地位。以下从背景、发展历程、产业规模与未来规划等方面为您详细介绍:
1. 背景介绍
仙桃位于湖北省江汉平原,虽然地理条件并不优越,但凭借非织造布这一不起眼的材料,逐渐发展成为全球闻名的产业重镇。仙桃的非织造布产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由于劳动力充足、土地价格低廉以及原材料运输便利,吸引了本地企业涉足这一领域。
2. 发展历程
仙桃非织造布产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关键阶段:
- 起步阶段(上世纪90年代):仙桃的企业主开始尝试生产非织造布,但当时产业规模较小,产品多集中在中低端市场。
- 转折点(2003年非典疫情):疫情导致防护用品需求激增,仙桃的企业抓住机遇,大规模生产口罩和防护服,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这次“救急”让仙桃企业意识到非织造布产业的广阔前景。
- 进一步发展(2008年禽流感疫情):仙桃企业再次通过生产防护用品应对疫情,进一步扩大了市场影响力。
- 爆发式增长(2020年新冠疫情):疫情期间,仙桃成为全国最大的医用防护物资供应地,其口罩和防护服产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40%和80%,全球四分之一的熔喷布市场也由仙桃供应。
3. 产业规模与成就
- 生产能力:仙桃目前口罩日产能达到10亿片,是全球最大的口罩生产基地之一。全市非织造布年产量达90万吨,年产值近500亿元人民币。
- 企业数量:仙桃聚集了2000多家非织造制品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超过百家。
- 产业集群:彭场镇是仙桃非织造布产业的中心,贡献了全市90%的产能,其熔喷布产品占据全球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4. 未来规划
仙桃计划进一步推动非织造布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将包括口罩在内的非织造布总产值提升至1000亿元。为实现这一目标,仙桃正在实施以下措施:
- 产业升级:推动低端产品向高端转型,例如研发石墨烯口罩和儿童N95口罩等高附加值产品。
- 品牌建设:通过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技改扩规,提升仙桃“中国非织造布产业名城”的全球影响力。
- 政策支持:政府与企业联动,优化产业链结构,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总结
仙桃从一个小城成长为“口罩之乡”,离不开其在非织造布产业上的持续探索与努力。尤其是在疫情期间,仙桃以强大的产能和供应链优势,为全球抗疫作出了重要贡献。未来,仙桃将继续通过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非织造布产业中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