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十堰“6·13”燃气爆炸事故是一次触目惊心的灾难,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的原因、处理措施以及教训值得深入反思和总结。
事故发生原因
直接原因
天然气中压钢管严重锈蚀破裂,泄漏的天然气在建筑物下方河道内密闭空间聚集,遇餐饮商户排油烟管道排出的火星发生爆炸。
间接原因
- 违规建设:涉事故建筑物违规建设,导致燃气管道穿越密闭空间,形成重大隐患。
- 隐患排查不到位:十堰东风中燃公司长期未对事故管道进行巡查,隐患排查整改长期不落实。
- 应急处置不当:企业应急处置责任不落实,应急预案流于形式,应急反应迟缓,未按企业预案要求采取设立警戒、禁绝火源、疏散人员、有效防护等应急措施。
事故处理与整改措施
全面排查整治
十堰市迅速展开城镇燃气专项整治行动,排查整改各类燃气安全隐患5339处,对4家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液化气场站进行停业整顿,并公开通报6起燃气违法违规典型案例。
管网改造
投入1.1465亿元,全面更新改造燃气老旧中高压管网及庭院管网,完成中压管网改造55.24公里,庭院低压管网改造141.97公里,涉及195个小区,覆盖用户6.1万户。
完善应急管理
出台《十堰市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参加应急救援工作暂行实施办法》《十堰市社会应急力量参与灾害事故抢险救援行动现场协调机制建设方案和运行规则》等文件,完善重大安全风险联防联控机制,建立政府与企业联动应急工作机制。
强化信用监管
开展涉及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立案26件,排查燃气安全领域线索10个,查处严重违法失信案件5起,通过信息公示与联合惩戒,让失信燃气经营主体“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事故的警示与影响
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事故凸显了燃气安全意识淡薄的严重后果,无论是企业还是用户,都应时刻紧绷安全弦,杜绝麻痹大意。
加强监管力度
事故暴露出监管存在严重漏洞,相关部门应强化对燃气行业各环节的监管,严格审查企业资质,确保监管无死角。
定期维护检查
燃气企业要切实履行职责,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燃气安全预防措施
定期检查和维护
- 燃气管道检查:定期检查燃气管道和设备的完整性,特别是老旧管道,及时更换老化或损坏的部件。
- 燃气设备维护:定期清洁和维护燃气灶、热水器等燃气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正确使用燃气
- 通风条件:使用燃气的空间必须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在密闭空间使用燃气。
- 操作规范:使用燃气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在使用燃气设备时离开现场,及时关闭燃气阀门。
湖北十堰“6·13”燃气爆炸事故教训深刻,涵盖了事故发生原因、处理措施、警示意义和预防措施等多个方面。通过全面排查整治、管网改造、完善应急管理和强化信用监管等措施,十堰市在燃气安全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加强监管力度和定期维护检查仍然是燃气安全管理中不可忽视的方面。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