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保高铁”是南京市医疗保障局主导打造的医保信息化综合监管平台,其核心功能是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实现医保、医院、医药三方的协同管理和治理。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平台定位与功能模块
-
基础功能
-
打破部门、医院信息壁垒,整合医保、医院、医药大数据,支持带量采购、支付改革、基金监管等医保核心业务。
-
提供数据挖掘、集成、分析和呈现能力,推动医保精细化管理和个体化服务。
-
-
新增模块
-
DRGs指数大厅 :分析医疗机构费用效率,辅助医保支付和医疗资源优化。
-
失能保险专区 :整合失能保障与医保支付,提升长期护理保障水平。
-
医生专区 :记录医生诊疗行为,辅助医保基金合理使用。
-
医保研究苑 :提供政策解读、案例分析等学术资源。
-
二、数据整合与监管能力
-
全流程监管 :覆盖医用耗材招标、采购、配送、使用、结算、支付全流程,实现医院、医生、供货商的全方位监管。
-
实时监控 :通过“三医联动”机制,对医疗费用异常进行实时预警和核查。
三、应用场景与成效
-
医院管理
-
医生可通过手机端查看诊疗数据、费用收支情况,并与兄弟医院对比分析,提升诊疗效率。
-
支持DRG付费数据管理,建立病组费用排行、风险提示等机制。
-
-
医保服务
-
为再次住院患者提供数据分析,辅助医生制定科学治疗方案。
-
通过DRG付费评估,优化医保基金支出结构。
-
-
产业赋能
- 服务4459家医药机构、7319家医药企业,推动医药行业规范发展。
四、全国意义与评价
-
南京“医保高铁”是国内首个“三医”联动监管平台,被国家医保局高度评价,被视为中国式现代化医保发展的创新实践。
-
通过数字化手段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综上,南京“医保高铁”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医保、医疗、医药的协同治理,提升服务效能,降低医疗成本,是医保领域数字化转型的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