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未来的发展前景较为广阔,具有以下一些优势和积极发展趋势:
- 产业发展方面
-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平顶山是资源型工业城市,尼龙、电气装备等产业优势突出。目前已建成全球最完整的碳基尼龙新材料产业链,中国尼龙城上升为国家战略,2023 年平顶山各类尼龙新材料产品产能达 300 万吨,产业规模突破 1000 亿元。未来将继续推动尼龙新材料产业向高端化发展,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如加大特种尼龙纤维、芳纶骨架材料等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力度。同时,积极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如实施平煤股份煤矿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舞钢特宽厚板产业链高端化智能化等技改项目,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 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平顶山积极发展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氢能储能、特种工程材料、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例如,在碳新材料领域,加快电子级碳化硅粉体、领创 5 万吨高端石墨碳材等项目建设,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品牌;在氢能产业方面,推动盐穴储氢、输氢管道项目建设,完善氢能基础设施,以氢能交通领域示范应用为重点,拓展氢能应用场景。高质量编制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大力发展航空器原材料、动力电池、控制主板等产业,力争在物流配送等领域取得突破。
- 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了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储能等 7 大产业集群和 12 条重点产业链,建立了 “链长 + 专班” 和产业联盟会长 “双长制” 等推进机制,确保产业集群发展措施落到实处。预计 2025 年产业规模将突破 4000 亿元,尼龙新材料、新型电力装备产业集群有望创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产业集聚效应将进一步提升平顶山的产业竞争力。
- 科技创新方面
- 创新平台建设:统筹推动白龟湖科创新城 “三大片区” 建设,大力推进炼焦煤资源绿色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新址、尧山实验室二期、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等创新平台建设,开工建设市综合检验检测产业园、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等项目,加速创新资源集聚。这些创新平台将为平顶山的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吸引更多的创新型企业、人才和项目落地。
- 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实施 “科技副总” 三年行动计划,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以上单项冠军企业等各类创新型企业。完善 “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 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2023 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 398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 690 家,通过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 交通设施不断完善:全力推进平漯周高铁、叶鲁高速、焦平高速等项目,开工建设焦洛平高铁、鲁山机场,沙河港开港运营,推动尼龙城铁路专用线二期工程与平舞铁路连接,研究孟平铁路邓李站货站化改造方案。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将加强平顶山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提升区域交通枢纽地位,促进物流运输和人员往来,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水利设施建设推进:加力实施昭平台水库扩容、白龟山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推进沙河、北汝河综合治理和前坪水库灌区建设,加快沿沙河产业经济带、沿湛河产业经济带项目前期工作。这些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将改善区域水资源条件,保障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需求,同时也为发展沿河水系经济创造条件。
- 区域合作方面:深入研究平顶山在郑州都市圈中的功能定位和发展路径,持续完善洛平重点产业发展带功能,扩大与都市圈城市间的产业、经贸、物流、科技合作交流,积极探索 “总部+基地”“研发+产业化” 等产业协作模式,推动与都市圈城市交通联通、产业贯通、创新融通、要素畅通,深化与都市圈城市经济互补和协同发展,借势借力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
- 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方面
- 推进碳达峰工作:开展舞钢市、宝丰县省碳达峰试点建设验收工作,落实 “两高” 项目部门会商联审工作机制和管理目录,严格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加快推进钢铁、水泥、焦化等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大力发展风电、光电、生物质发电等清洁能源,提高新能源装机规模占比,推动经济绿色低碳发展。
- 发展循环经济:以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为抓手,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培育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骨干企业,加快宝丰煤炭循环经济产业园、鲁山循环经济产业园等建设,构建全产业链条,提升工业、农业、社会生活等废弃物回收能力,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 民生与消费方面
- 促进就业与创业:持续推进 “人人持证、技能河南”,新增技能人才,开工建设市公共就业综合服务中心,抓好零工市场建设,实施鹰商鹰才返乡创业工程等,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激发返乡创新创业动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 提升消费能力与层级:实施服务业新供给培育工程,大力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赛事经济、冰雪经济等新型消费,推动养老服务业与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消费集聚区等,促进消费升级,拉动经济增长。
当然,平顶山在发展过程中也可能面临一些挑战,如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投资信心不足、居民就业增收压力较大、营商环境需进一步完善等。但总体而言,凭借其产业基础、科技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区域合作等方面的优势,平顶山未来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有望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城市发展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