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监测收费的依据主要来源于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以及技术规范。以下是具体说明:
1. 收费依据的政策文件
-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第12号令)
该文件明确了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管理要求,包括监测设施费的计列标准。 -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范》(SL277-2002)
规定了水土保持监测的技术要求和施工期监测费用的计列标准,为收费提供了技术依据。
2. 收费项目的构成
水土保持监测费用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
- 监测设施费:在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费中计列。
- 施工期监测费:根据项目规模和主体工程土建投资计算。
3. 收费标准的参考
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范》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施工期监测费的具体标准如下:
- 主体工程土建投资为30亿元时,施工期监测费为60万元。
- 主体工程土建投资为60亿元时,施工期监测费为90万元。
- 主体工程土建投资为90亿元时,施工期监测费为140万元。
- 主体工程土建投资为120亿元时,施工期监测费为180万元。
- 主体工程土建投资为150亿元时,施工期监测费为220万元。
- 主体工程土建投资为180亿元时,施工期监测费为275万元。
- 主体工程土建投资为210亿元时,施工期监测费为310万元。
- 主体工程土建投资为240亿元时,施工期监测费为350万元。
- 主体工程土建投资为270亿元时,施工期监测费为385万元。
- 主体工程土建投资为300亿元时,施工期监测费为420万元。
4. 实际收费的市场化调整
- 原水利部发布的《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水保监[2005]22号文)曾作为收费参考,但已被废止,现收费以实际市场价为准。
5. 收费的适用范围
- 水土保持监测收费适用于开发建设项目,包括生产建设活动中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监理、监测、评估等环节。
- 收费标准会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项目规模和复杂程度有所不同。
6. 总结
水土保持监测收费的依据主要是《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和《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范》。施工期监测费的计列标准与主体工程土建投资挂钩,同时需结合实际市场情况进行调整。如需更详细的信息,可参考相关政策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