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非法集资案涉及多起典型案件,法院通过发布典型案例,提醒公众增强防范非法集资意识。以下是详细报道和分析。
案例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案件概况
2015年至2018年3月,某生态旅游山庄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章某在江苏省南京市设立办事处,通过发放宣传册和制定推荐奖励制度等方式,公开宣传该公司的前景,吸引投资者。42名投资者通过转账和现金方式将共计807万元汇至章某指定的账户,公司开具收据并与投资者签订会员众筹协议书和会员协议书。章某将部分资金用于交纳土地挂牌拍卖保证金,其余用于发放本息和公司支出,导致545万元损失。
裁判结果
法院判决被告单位生态旅游山庄有限公司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被告人章某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10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
典型意义
非法集资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及刑事法律,严重扰乱社会金融秩序,导致集资参与人蒙受重大损失。法院提醒公众要增强理性投资意识,对高额回报的投资项目进行冷静分析,通过正规渠道咨询相关信息,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和欺骗。
案例二:P2P网络集资诈骗
案件概况
2014年至2015年,被告人李某注册成立公司,建立P2P网络投资平台“某易贷”,在不具备吸收公众资金资格的情况下,发布虚假投资产品信息,通过网络平台和QQ群等渠道进行宣传,以高额利息、充值奖励、续投奖励等方式吸引注册投资。截至案发,李某未归还投资人287万元。
裁判结果
法院判决被告人李某犯集资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追缴违法所得返还被害人。
典型意义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线上非法集资案件呈高发趋势。犯罪分子捏造虚假投资产品信息,欺骗集资参与人。法院提醒公众要警惕高息诱惑,保持理性审慎投资,一旦发现可能卷入非法集资行为,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法官提醒
增强风险意识
非法集资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及刑事法律,严重破坏金融秩序,损害人民群众财产权益。公众需增强风险意识,防范非法集资。
理性投资
公众应增强理性投资意识,对“高额回报”“快速致富”的投资项目进行冷静分析,通过正规渠道咨询相关信息,判断项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和欺骗。
及时维权
一旦发现自身可能卷入非法集资行为,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马鞍山非法集资案通过两起典型案例,揭示了非法集资的严重性和社会危害。法院提醒公众要增强防范意识,理性投资,及时维权,共同维护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