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枯的危害相对更大,以下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 毒性
- 草甘膦:一般被认为是低毒除草剂。但大剂量摄入时,可能会引起呼吸衰竭、休克等导致死亡。其浓缩溶液可能引起皮肤刺激,对眼睛有严重损害风险。有研究显示它可能是潜在的内分泌干扰物,对人类健康存在一定潜在风险。
- 百草枯:毒性极大,口服致死量为 1 - 3g(即 20% 原液 5ml),病死率通常在 50% - 70% 甚至更高。
- 对人体的危害
- 草甘膦:中毒案例主要源于摄入、吸入和皮肤接触。口服后 15 分钟内可能出现呕吐和喉咙疼痛等症状,随后可能发生腹痛和腹泻。严重中毒患者可能出现低血压、口腔溃疡、消化道溃疡、呼吸困难、咳嗽、发绀、少尿和肾功能损伤、电解质失衡等症状,死亡原因多为呼吸系统损伤。
- 百草枯: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等吸收。经口摄入后,会在肺组织主动蓄积,导致多脏器功能不全,呼吸衰竭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经口中毒者有口腔烧灼感,口腔、食管黏膜糜烂溃疡、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甚至呕血、便血等症状。部分病人出现肝脏肿大、黄疸和肝功能异常,甚至肝功能衰竭。还可能有头晕、头痛,少数患者发生幻觉、恐惧、抽搐、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 对环境的危害
- 草甘膦:在土壤中能被微生物迅速降解为氨甲基膦酸,半衰期约为 47 天,不易移动,对水源污染风险较低。在水生环境中,倾向于吸附在悬浮固体和沉积物上,不易生物富集,对水生生态系统的潜在风险相对较小。
- 百草枯:在环境中较为稳定,不易降解,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对水生生物毒性高,且可能通过食物链传递和积累,对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较大影响。
由于百草枯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极大,我国已于 2014 年撤销其登记,2016 年停止水剂在国内使用。而草甘膦目前仍在广泛使用,但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做好防护措施,以减少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