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是一个鱼类资源丰富的地区,其水系分为黄河、长江和内陆河三大流域,涵盖了多个水系,孕育了丰富的原生鱼种。以下从整体概况、主要原生鱼种、分布区域及保护现状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甘肃鱼类资源概况
甘肃省鱼类资源丰富,总共有100多种鱼类,其中经过鉴定的有79种,隶属于4目8科。这些鱼类分布在不同流域,包括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内陆河流域。
- 黄河流域:分布有49个种和亚种,隶属5目12科36属。
- 长江流域:分布有2目6科45种。
- 内陆河流域:分布有2科17种。
二、主要原生鱼种
甘肃的原生鱼种种类繁多,其中许多为珍稀特有鱼类,以下是部分代表性鱼种:
- 秦岭细鳞鲑: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中国特有的冷水性鱼类,分布于黄河上游及其支流。
- 北方铜鱼:甘肃省特有的珍稀鱼类,属于省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
- 厚唇重唇鱼: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于黄河及其支流。
- 祁连山裸鲤:甘肃内陆河流域的特有鱼种,适应高寒高海拔环境,被誉为“冰川活化石”。
- 黄河裸裂尻鱼:黄河流域的特有鱼种,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 瓦氏雅罗鱼、赤眼鳟、圆吻鮈、白甲鱼、瓣结鱼等:也是甘肃常见的经济鱼类。
三、分布区域
- 黄河流域:包括兰州段、洮河、湟水等水系,分布有49种鱼类,如秦岭细鳞鲑、厚唇重唇鱼等。
- 长江流域:以白龙江为主,分布有鲤鱼、鲫鱼、鲇鱼、狗鱼等。
- 内陆河流域:如黑河、张掖等地,主要分布有祁连山裸鲤等特有鱼种。
四、保护现状
甘肃高度重视水生生物的保护,采取了多项措施:
- 建立保护区:全省已设立28个水生生物保护区,覆盖了30多种重点保护物种的栖息地。
- 增殖放流:例如,2024年在黄河兰州段放流了拟鲇高原鳅和兰州鲇等鱼类,以恢复土著鱼类资源。
- 人工繁育:如祁连山裸鲤在高寒高海拔地区成功完成人工繁育,为保护该鱼种提供了重要支持。
五、总结
甘肃的原生鱼种资源丰富且具有多样性,其中秦岭细鳞鲑、祁连山裸鲤等特有鱼种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还展现了甘肃独特的自然环境。同时,甘肃省通过建立保护区和增殖放流等措施,积极保护这些珍贵的鱼类资源,为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