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口义齿无牙颌的解剖标志是牙科修复中非常重要的参考点,它们对于义齿的设计、制作和修复效果具有直接影响。以下将分上下颌分别介绍这些解剖标志及其意义:
一、上颌解剖标志
切牙乳突(Incisive Papilla)
- 位置:位于上颌腭中缝前端,上中切牙腭侧的软组织突起。
- 功能:是排列上中切牙和上颌尖牙的重要参考标志。
- 注意事项:基托应适当缓冲,避免压迫切牙乳突导致疼痛。
腭皱(Palatal Rugae)
- 位置:上腭中缝两侧的波浪形软组织横嵴。
- 功能:辅助发音,同时影响义齿的稳定性。
- 注意事项:基托设计需考虑腭皱的形态和活动范围。
上颌硬区(Hard Area)
- 位置:位于上腭中部的前份,骨组织的嵴状隆起。
- 功能:作为义齿的支点,增强义齿的稳定性。
- 注意事项:硬区黏膜较薄,受压后易疼痛,基托需缓冲。
腭小凹(Palatine Fossa)
- 位置:位于上腭硬区后缘的凹陷区域。
- 功能:为义齿后缘的伸展提供参考。
- 注意事项:基托边缘需贴合腭小凹以增强封闭性。
上颌结节(Maxillary Tuberosity)
- 位置:上颌牙槽嵴远端的圆形骨突。
- 功能:是义齿后缘伸展的重要参考点。
- 注意事项:基托需充分伸展覆盖上颌结节,但避免过度压迫。
颧突(Zygomatic Process)
- 位置:位于上颌骨的后部,相当于上颌第一磨牙根部的骨突。
- 功能:颊肌附着点,提供颊侧基托的支撑。
- 注意事项:基托设计需避免压迫颧突区域。
二、下颌解剖标志
下颌隆突(Torus Mandibularis)
- 位置:位于下颌两侧前磨牙根部舌侧的骨性隆起。
- 功能:影响义齿舌侧基托的伸展和稳定性。
- 注意事项:黏膜较薄,需缓冲;若隆突过于突出,可能需要手术修整。
下颌舌骨嵴(Mylohyoid Ridge)
- 位置:下颌骨舌侧从第三磨牙斜向前磨牙区的骨嵴。
- 功能:是舌侧基托的接触部位,提供义齿的稳定性。
- 注意事项:基托需避免压迫舌骨嵴区域。
舌侧翼缘区(Lingual Flange Area)
- 位置:下颌舌骨嵴与舌系带之间的区域。
- 功能:义齿舌侧基托的伸展区域。
- 注意事项:基托需充分覆盖此区域以增强固位。
磨牙后垫(Retromolar Pad)
- 位置:下颌牙槽嵴远端的黏膜软垫。
- 功能:是义齿后缘的伸展参考点。
- 注意事项:基托需与磨牙后垫贴合以增强封闭性。
舌系带(Lingual Frenum)
- 位置:位于舌下腺两侧,舌下腺区的黏膜皱襞。
- 功能:舌下腺的运动会影响义齿的稳定性。
- 注意事项:基托边缘需避免过长,以免影响舌的运动。
三、无牙颌整体特点
牙槽嵴吸收
- 长期缺牙导致牙槽嵴逐渐吸收,形态变平,影响义齿的稳定性。
- 上颌骨吸收快于下颌骨,上颌弓趋于变小,下颌弓相对变大。
黏膜变化
- 唇颊侧黏膜较薄,舌腭侧黏膜较厚。
- 牙槽嵴黏膜弹性降低,易受到压力。
面部软组织变化
- 面部肌肉松弛,鼻唇沟变深,口角下垂。
- 软组织附着点上移,需调整义齿基托的伸展范围。
四、总结
全口义齿无牙颌的解剖标志包括上颌的切牙乳突、腭皱、上颌结节等,以及下颌的下颌隆突、下颌舌骨嵴、磨牙后垫等。这些标志在义齿修复中具有重要作用,如确定义齿基托的伸展范围、提供支撑点以及增强固位。了解这些标志有助于制作更符合患者解剖特点的义齿,提高义齿的舒适性和功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