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是一个集信息发布、交易受理、评标评审、监督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旨在提高公共资源交易的效率、公正性和透明度。以下是对该平台的详细介绍。
平台简介
成立背景与发展历程
- 成立背景:常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立于2011年,隶属于市政府直属的正处级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全市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国有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四大类公共资源交易的服务工作。
- 发展历程:自成立以来,中心经历了多次升级和改造,逐步实现了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提升了交易效率和服务质量。
设施与规模
- 办公地点:中心位于常德市武陵区建设路808号,泓鑫桃林5-8楼,办公面积8800平方米,是目前全市唯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 硬件设施:中心配备了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化系统,包括信息发布、网上报名、网上下载标书、网上答疑、评标专家管理等功能子系统。
主要功能
交易受理与信息发布
- 交易受理:中心负责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受理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的进场登记、信息发布、组织和管理场内交易活动等。
- 信息发布:通过常德市公共资源交易网站,中心依法发布交易活动信息,确保交易的公开透明。
电子化交易系统
- 全流程电子化:中心推进“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数字见证”“电子档案管理”等系统建设,实现了公共资源交易的全流程电子化。
- 智能辅助评标:自主研发的数字见证系统嵌入交易过程,运用行为轨迹分析技术对交易主体场内行为实施见证,确保评标过程的公正性。
监督管理
- 专家管理:中心建立了完善的评标专家库,通过线上抽取和电子化管理,确保评标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性。
- 行为评价:实施评标专家场内行为评价制度,定期通报违规行为,提升评标质量。
用户体验
便捷性
- 掌上交易:通过“我的常德”APP上线了“掌上交易”移动端应用,支持多身份登录、简便式操作、移动端审核等功能,极大提升了用户的便捷性。
- 电子保函:推行电子保函制度,企业只需在线认证并缴纳少量保费,即可取代传统的高额投标保证金,减轻企业资金压力。
透明度
- 信息公开:中心通过网站和移动端应用,提供全面的信息公开服务,确保交易过程的公开透明。
- 投诉与反馈:中心设立了多种反馈渠道,及时收集和处理用户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技术创新
信息化建设
- 智能客服系统:中心建立了智能客服系统“小桥”,提供24小时在线服务,解答用户疑问,提升用户体验。
- 远程异地评标:通过“5G+区块链”技术,实现了远程异地评标,打破了地域限制,提升了评标效率和公正性。
数据分析
- 大数据分析:中心不断完善大数据分析系统,收集整合系统需求,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和支撑。
- 电子档案系统:建立了电子档案系统,实现了交易数据的电子化即时建档、存档、归档,提高了工作效率。
未来展望
改革创新
- “机器管招投标”:中心积极推进“机器管招投标”系统,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交易效率和公正性。
- 信息化建设:继续加强信息化、数智化升级转型,实现信息系统的整合统一,助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服务优化
- 用户体验提升:通过持续优化服务流程和功能,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确保服务的满意度和高效性。
- 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推动交易环境的进一步优化。
常德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和技术升级,已经建设成为集信息化、智能化于一体的现代化交易平台,极大地提升了交易效率和服务质量。未来,中心将继续秉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推动公共资源交易的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