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关于义务教育中小学课后服务的收费文件主要涉及服务范围、原则、时间和内容、收费标准以及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具体规定。以下是对这些方面的详细解读。
课后服务收费范围
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学生
课后服务收费范围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民办中小学校有课后服务需求的在校学生,优先保障留守儿童、残疾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困难学生等亟需服务的群体。
这一规定确保了课后服务资源的公平分配,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的需求,体现了教育公平和社会责任感。
课后服务收费原则
自主自愿、公益非营利
义务教育中小学校课后服务必须坚持“自主自愿、公益非营利、全面育人、主动公开”的原则,采取财政补贴、学校支持、适当收费、社会资助等方式筹措课后服务工作经费。
这些原则确保了课后服务的公益性质,防止以营利为目的,保障了家长和学生的权益。
课后服务时间和内容
时间安排
课后服务时间应安排在上课日及完成国家规定课程和学校教学计划之后,结束时间应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衔接契合。乡镇学校课后服务时间要与学生所乘坐的校车、公交车、客运班车等运营时间相协调。
合理的时间安排确保了学生的正常休息和学习不受影响,同时也方便了家长接送。
内容安排
课后服务内容包括学科辅导服务和非学科类素质拓展服务。学科辅导服务主要内容为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面批面改、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辅导答疑和学习拓展指导等;非学科类素质拓展服务主要内容为参加德育、体育、美育、劳动、阅读、科学、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等。
这种多样化的服务内容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后服务收费标准
农村与城市收费标准
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校学科辅导服务每生每课时2.5元,非学科类素质拓展服务每生每课时3元,每生每学期最高不超过600元;城市义务教育中小学校学科辅导服务每生每课时3元,非学科类素质拓展服务每生每课时4元,每生每学期最高不超过750元。
收费标准根据地区经济水平和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设定,体现了公平原则。
课后服务收费监督管理
严格执行服务流程
中小学校开展课后服务,要严格按照规定,遵循“事先充分征求家长意见——制定学校课后服务及收费方案——报同级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向家长和社会公示——与家长签订课后服务收费协议”流程,制定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严格的流程管理确保了收费的透明和规范,保障了家长和学生的知情权。
加强资金管理
课后服务所收取的费用应上缴非税账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学校要建立健全课后服务经费预算财务管理制度,设立课后服务经费专款收支明细或专款台账,自觉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安全。
规范的资金管理防止了资金的挪用和滥用,确保了经费的专款专用,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衡阳市的课后服务收费文件详细规定了服务范围、原则、时间和内容、收费标准以及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体现了教育公平和社会责任感。通过严格的流程管理和规范的资金使用,确保了课后服务的公益性质和高质量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