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自2019年实施以来,已经进行了多次修订,以适应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需要。以下是2024年最新的十大新规定及其解读。
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
电子商务经营者需依法登记
电子商务经营者必须依法进行市场主体登记,取得营业执照,以合法经营。这一规定旨在规范电子商务市场秩序,确保经营者的合法性和透明度,减少非法经营行为。
豁免登记的情形
个人销售自产农副产品、家庭手工业产品,个人利用自己的技能从事依法无须取得许可的便民劳务活动和零星小额交易活动,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不需要进行登记的除外。
这一条款为小规模经营者提供了灵活性,有助于促进就业和创业,同时确保大部分电子商务活动受到有效监管。
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
平台责任
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需建立健全的平台管理制度,对平台内的经营者进行资质审核,确保其合法经营。同时,对于平台内出现的违法行为,平台经营者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这一规定强化了平台在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责任,确保平台内经营者的合法性和商品质量,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
《电子商务法》对消费者反应较为集中的大数据“杀熟”、押金退还“陷阱”、强制搭售、侵权假冒等热点问题作出了规定和回应。这些规定旨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防止平台利用技术优势损害消费者利益,提升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禁止大数据杀熟和虚假宣传
制约大数据杀熟
电子商务经营者根据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特征向其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搜索结果的,应当同时向该消费者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尊重和平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这一规定防止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对消费者进行不公平的定价策略,保护消费者的选择权和知情权。
禁止虚假宣传
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以虚构交易、编造用户评价等方式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虚假宣传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还破坏市场秩序,这一规定旨在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提升市场的诚信度。
规范电子商务合同
合同订立与履行
《电子商务法》规范了各类合同订立与履行的难点问题,包括快递、支付等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规范。这一规定确保了电子商务交易的透明度和安全性,减少了交易中的纠纷和风险,提升了交易的可靠性。
押金退还规定
电子商务经营者按照约定向消费者收取押金的,应当明示押金退还的方式、程序,不得对押金退还设置不合理条件。这一规定保护了消费者的财产权益,防止平台利用押金退还设置不合理条件,提升消费者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加强跨境电商监管
跨境电商准入
电子商务经营者从事跨境电商业务时,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规经营。跨境电商的监管规定有助于规范跨境交易,防止非法跨境活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跨境电商的健康发展。
数据传输合规性
跨境电商在经营过程中需注意数据跨境传输的合规性,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和隐私。数据传输的合规性是跨境电商运营中的重要环节,这一规定有助于保护用户数据的安全,提升跨境交易的信任度和安全性。
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的十大新规定涵盖了市场主体登记、消费者权益保护、禁止大数据杀熟和虚假宣传、规范电子商务合同、加强跨境电商监管等多个方面。这些新规定旨在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电子商务的持续健康发展。电子商务经营者和平台应积极适应这些变化,确保合法合规经营,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