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因境内纵贯南北的吕梁山而得名。吕梁山宛如巨兽横卧,背脊拱起,因此得名“吕梁”。
吕梁得名的由来
吕梁市之所以被称为“吕梁”,主要源于其境内的吕梁山。吕梁市是山西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其名称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至古代。
自然地理特征:
- 吕梁山是一条纵贯南北的山脉,位于山西省西部,它构成了吕梁市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 吕梁山雄伟壮丽,连绵起伏,其山势恰如巨兽横卧,背脊拱起,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
名称来源解析:
- “吕”字在《说文解字》中被解释为“脊骨也,象形”,形象地描绘了吕梁山连绵起伏、宛如巨兽脊背的景象。
- “梁”字在这里被当作阻水的山石,或者象征着桥梁、拱起的部分,与吕梁山的自然形态相呼应。
历史文献记载:
- 古代地理志书如《水经注》等均有关于吕梁名称的记载,表明其得名与吕梁山紧密相关。
- 《文物掌故集》等文献也提到了吕梁山即谷积山,亦书为骨脊山,与吕梁相通命。
吕梁山的重要性
- 吕梁山不仅是吕梁市的命名来源,还是该地区的重要自然屏障和生态屏障。
- 它对当地的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要素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 吕梁山在历史上还是红军东征的主战场、晋绥边区首府和中央后委机关所在地,具有重要的革命历史意义。
总结
概括来说,吕梁市因境内纵贯南北的吕梁山而得名。吕梁山以其独特的自然形态和重要的历史地位,成为了吕梁市不可或缺的标志性景观和象征。
吕梁市基本信息表
项目 | 描述 | 数据 |
---|---|---|
城市名称 | _ | 吕梁市 |
所属省份 | _ | 山西省 |
地理位置 | _ | 山西省中部西侧,西隔黄河与陕西省相望 |
经纬度 | _ | 北纬36°43'~38°43',东经110°22'~112°19' |
总面积 | _ | 2.1万平方千米 |
常住人口 | 2023年末 | 334.65万人 |
下辖区县 | _ | 1个市辖区、10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 |
政府驻地 | _ | 离石区 |
建置历史 | 最早追溯 | 春秋时代 |
撤地设市时间 | _ | 2003年 |
经济发展 | 主要产业 | 白酒、红枣、核桃、小杂粮 |
荣誉称号 | _ | 全国双拥模范城市(2020年) |
GDP | 2024年 | 2643.2亿元,比上年增长1.3% |
吕梁地名由来与沿革表
阶段 | 时间范围 | 沿革概述 |
---|---|---|
春秋时代 | _ | 吕梁地区已有屈邑、平陵邑、中阳邑及瓜衍县等建置 |
秦汉时期 | _ | 吕梁地区属太原郡、西河郡管辖 |
后世演变 | _ | 行政划分不断演变,吕梁作为地理区域概念逐渐清晰 |
撤地设市 | 2003年 | 吕梁地区撤销,设立吕梁市 |
地名由来 | _ | 因吕梁山脉由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 |
革命历史 | 近现代 | 吕梁是革命老区,众多老一辈革命家在此生活和战斗过 |
文化遗产 | _ | 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红色旅游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