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风景区是中国湖北省西北部著名的自然与文化景观区,综合多个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地理位置 :地处长江与汉水交汇的川鄂交界地带,东邻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西接重庆市巫山县,总面积约3253平方公里。
-
行政区划 :1970年建立行政区划,属湖北省管辖,下辖6镇2乡,包含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有林工企业林业管理局及1个国家湿地公园。
二、自然与生态资源
-
地质特征 :形成于地质板块运动,拥有北亚热带至寒温带垂直分布的森林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肺”“地球之肾”,是第四纪冰川期野生动物的避难所。
-
植物资源 :高等维管束植物199科872属3183种,包含珙桐(中国鸽子树)、连香树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
动物资源 :金丝猴、华南虎(历史分布)、金钱豹等珍稀动物栖息于此,鸟类、昆虫等生物多样性丰富。
三、文化与历史底蕴
-
神话传说 :相传为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搭架采药之地,与屈原《山鬼》、明代《本草纲目》等古籍记载相关。
-
巴楚文化发源地 :是巴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黑暗传》填补了华中地区神话史诗的空白。
-
历史保护 :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世界生物保护区,2016年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18年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四、旅游与保护
-
核心景点 :包括神农顶(华中第一峰)、金猴岭、神农坛、香溪源等,涵盖高山草甸、原始森林、冰川遗迹等多样化景观。
-
生态旅游 :开展森林浴、攀岩、漂流、垂钓等活动,同时注重保护珍稀动植物。
-
文化体验 :设有祭炎帝神农的祭祀园、二十四节气园等,融合民俗风情与自然教育。
五、地理意义与保护价值
-
生物多样性热点 :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拥有中国17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之一。
-
地质与气候标尺 :记录地球地质事件,是亚热带至寒温带气候过渡带,与长江三峡共同构成长江三峡旅游黄金线。
神农架以原始生态、神秘文化与自然奇观著称,既是自然爱好者与科考者的天堂,也是文化寻根与生态保护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