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康陨石是一种具有显著特征的陨石类型,其定义和特性可综合归纳如下:
一、基本定义
阜康陨石是2000年坠落于中国新疆阜康市戈壁滩的陨石,属于 橄榄石铁陨石 (又称石铁陨石)。这类陨石以金黄色橄榄石与银白色镍-铁金属的共生结构为显著特征,内部构造类似蜂巢状。
二、主要成分与结构
-
成分
阜康陨石主要由橄榄石(金黄色)和镍-铁金属构成,其中橄榄石呈半透明状,镍-铁部分呈银白色,两者交织形成独特视觉效果。
-
内部结构
其内部结构类似天然蜂巢,由无数微小晶胞组成,橄榄石晶体在金属网脉中闪闪发光,被誉为“天然艺术品”。
三、稀有性与价值
-
稀有性 :在所有陨石类型中占比约1%,属于稀有种类。
-
价值 :因独特外观和稀有性,成为国际陨石市场的顶级藏品,2005年公开拍卖时单价达300美元/克。
四、发现与流通
-
发现过程
2000年,新疆阜康市居民在戈壁滩发现该陨石,但未及时上报,而是秘密贩卖至境外。
-
流通轨迹
陨石被切割成多块后流入国际市场,2005年首次公开拍卖,后续碎片散落至北美、欧洲等地。
五、科学意义
作为早期太阳系遗迹,阜康陨石为研究太阳系形成与演化提供了重要样本。
综上,阜康陨石是橄榄石铁陨石的典型代表,其独特的形成机制和美学价值使其成为天文学和收藏领域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