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主要构成
MPA体系主要考虑资本和杠杆情况、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定价行为、资产质量、外债风险、信贷政策执行等七大方面。其中,资本充足率是评估体系的核心,MPA关注广义信贷,将债券投资、股权及其他投资、买入返售等纳入其中,以引导金融机构减少各类腾挪资产、规避信贷调控的做法。同时,利率定价行为是重要考察方面,以约束非理性定价行为。
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评估对象
MPA的评估对象分为三类:全国性系统重要性机构(N-SIFIs)、区域性系统重要性机构(R-SIFIs)、普通机构(CFIs)。不同类型的机构由不同的测算机构进行测算。
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实施
MPA按每季度的数据进行事后评估,同时按月进行事中事后监测和引导。评估结果将影响金融机构的监管评级和激励措施,评分高、指标稳健的银行可以获得正向激励,而评分较低且达不到某个标准的银行则可能面临负向激励。
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影响
MPA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提升监管机构间的协调效率,更好地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提高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效果,同时更有力地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通过综合评估和逆周期调节,MPA体系在促进金融稳定和防范金融危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