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地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以下是关于阿勒泰地区的详细信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其行政地位和相关背景。
阿勒泰的行政地位
地级市地位
- 阿勒泰地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下辖的地级市,行政地位等同于地级市。
- 阿勒泰地区总面积11.8万平方公里,下辖1市6县,分别是阿勒泰市、布尔津县、哈巴河县、吉木乃县、福海县、富蕴县和青河县。
行政区划
- 阿勒泰市作为地区的中心城市,辖6乡5镇2个牧场4个街道1个管委会,共101个行政村、6个农村社区、22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1.15万平方公里。
- 阿勒泰地区的行政区划代码为654300,车牌代码为“新H”,长途区号为0906,邮政编码为836500。
阿勒泰的地理位置和人口
地理位置
- 阿勒泰地区位于新疆北部,地处阿尔泰山南麓,准噶尔盆地北缘,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三国接壤,边境线长1197公里。
- 阿勒泰地区地势从北部的阿尔泰山脊线到南部丘陵平原层层下降,具有明显的阶梯状地形特点,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主要划分为山地、丘陵、平原和沙漠。
人口
- 阿勒泰地区常住人口约为648173人(2020第七次人口普查),其中哈萨克族人口占54.39%,汉族人口占38.55%。
- 主要民族包括哈萨克族、汉族、回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36个民族。
阿勒泰的历史沿革
古代历史
- 阿勒泰地区在汉朝时期属于匈奴右部,南北朝时为突厥牧地,唐朝置匐延都督府、阴山都督府、大漠州都督府。
- 宋朝属西辽,后为成吉思汗之子窝阔台封地,元朝属别失八里行尚书省,后改属岭北行省。
现代历史
- 清朝乾隆年间设科布多参赞大臣,辖科布多与阿尔泰两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科布多)阿(阿尔泰)分治,设阿尔泰办事大臣,驻承化寺(今阿勒泰市)。
- 1912年,改称阿尔泰办事长官,属中央政府直辖,1919年,阿尔泰划归新疆省,置阿山道,下辖承化、布尔津、布伦托海、哈巴河、吉木乃5县。
阿勒泰地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具有显著的地理、历史和人口特征。其行政地位等同于地级市,下辖多个县,地理位置重要,与多个国家接壤。阿勒泰地区的历史沿革丰富,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