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是新时代我国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体现了对发展与安全辩证关系的深刻把握,具有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深刻内涵。以下从定义、理论逻辑、实践意义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一、定义与背景
“统筹发展和安全”强调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将两者作为有机整体进行协调推进。这一理念源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并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中被正式写入党的重要文件,成为新时代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统筹发展与安全的核心在于,既要通过发展增强国家安全实力,又要以安全为前提保障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二、理论逻辑
发展与安全的辩证关系
- 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发展是解决经济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础。通过发展提升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和民生福祉,能够有效应对内外部安全挑战。
- 安全是发展的保障:没有安全稳定的环境,发展将无从谈起。安全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国防安全,还包括经济安全、生态安全、网络安全等多元领域。
- 发展与安全一体两面: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国家治理的“双轮驱动”。以发展促安全,以安全保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的循环。
历史逻辑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始终重视发展与安全的统筹协调。例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过经济建设和军事斗争的结合,奠定了国家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时期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有效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现实逻辑
在全球化、网络化时代,安全问题日益复杂,呈现出内外联动性、跨域传导性和突变放大性等特点。统筹发展与安全,能够有效应对这些挑战,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推进。
三、实践意义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
西部地区是我国资源富集、生态重要、战略地位突出的区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提升能源资源等重点领域的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屏障。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这意味着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将安全贯穿到各个环节,确保在安全的基础上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具体案例
在实践中,许多地方通过强化规划引领、创新治理模式等方式,实现了发展与安全的统筹。例如,昌平分局通过优化工作模式、创新地质灾害防治体系等措施,有力支撑了区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四、总结
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是新时代应对复杂国际国内形势的重要战略选择。它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智慧,也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这一理念贯穿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