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云龙示范区2025年的规划涵盖了城市发展规划、经济发展规划、交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社会发展规划等多个方面。以下是对这些规划的详细概述。
城市发展规划
城市空间布局
- “一核一圈一廊”发展格局:云龙示范区将构建“一核一圈一廊”的发展格局,包括中心城区发展核、株醴都市圈和醴炎县域经济发展走廊。
- “一主三极”空间结构:做大做强主城区,发展以云龙大道为轴的北向增长极、以东城大道为轴的东向增长极、以湘江为轴的南向增长极。
城市建设目标
到2025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8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180万人,成为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
经济发展规划
产业发展
- 千亿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陶瓷、航空航天等产业,培育壮大千亿产业集群。
-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推进湖南(云龙)大数据产业园和株洲市人工智能产业园建设,打造数据资源、智能技术、应用与安全协同发展的自主产业生态体系。
教育资源
- 教育投入:到2025年,计划投入20亿元以上用于教育发展,引进3所省内名牌学校,提供20000个义务教育学位和6000个优质幼儿园园位。
- 职业教育:建设职教城,力争升格2家应用型本科高校,培育30家省级及以上产教融合型重点企业,打造全国一流的产教融合示范区。
交通发展规划
主要交通项目
- 长株潭一体化交通项目:全面建成2条融城干线,包括新马南路至湘潭云龙东路和云峰大道至湘潭昭云大道,计划2025年底建成通车。
- 轨道交通:推进长沙地铁3号线延长线和长株潭城际轻轨建设,形成“半小时通勤圈”的交通融城新局面。
农村公路提质
完成171公里的农村公路提质改造,提升农村路网整体效能,促进农文旅融合和产加销贯通。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多规合一
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个规划相互融合,形成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
生态空间布局
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形成合理的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布局。
社会发展规划
教育名区建设
到2025年,力争培育有影响的名校3所,打造优质教育品牌5个,全面实现教育信息化“三全两高一大”发展目标。
医疗服务
推进株洲电厂“退城进郊”,新建2台100万千瓦煤电机组,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株洲云龙示范区2025年的规划涵盖了城市空间布局、经济发展、交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多个方面。通过这些规划的实施,云龙示范区将进一步提升城市承载能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