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黎族自治县的名字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关于“陵水”这一名称的由来,历史上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一种较为广泛接受的说法是,陵水县名来源于一条名为“陵楠水”的河流,这条河现今被称为港坡河。根据史料记载,在隋朝大业六年(610年),当时在古县城东北面有一条溪流,名叫陵南河,又称陵栅水或陵楠水。当时的首任知县与文人墨客商议后,决定以这条河流的名字简称“陵水”作为县名,并一直沿用至今。
还有一种传说性质的说法,提到陵水古县城中有一口水井,这口井无论旱涝,井水总是澄清透明,水质清甜,且井中有两只红纹小斑鱼,悠然自乐。据说,这口井能够检验人的品德优劣:品德优良的人靠近时,井水显得澄清透明;而品德低下的人靠近时,井水则呈现污秽浑浊的状态。因此,当地老百姓将这口仙井之水称为“灵水”,由于“灵”与“陵”谐音,遂得名“陵水”。
除了上述两种主要说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历史文献提供了不同的视角。例如,《中国地名辞源》中提到,“陵水”古名为“灵水”,后来因发音相近而演变为“陵水”。同时,还有资料指出,唐代陵水县设治于博吉村,发源于七指岭的陵栅水(今陵水河)流经县治,也可能是县名来源之一。
从地理位置上看,陵水位于海南岛东南部,北与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相连,西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接壤,东北与万宁市交界,西南部与三亚市相邻,东南濒临南海。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和吸引力。
“陵水”一名的由来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种文化和历史元素交织的结果。无论是基于地理特征还是民间传说,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时间的发展,陵水不仅保留了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在现代社会中不断展现出新的活力和发展潜力。通过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陵水将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成为海南乃至全国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