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的产业结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传统产业占比下降
淄博曾长期以煤炭、钢铁、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为主导,产业结构较为单一。近年来,淄博对传统产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例如,近五年来,淄博关停取缔 “散乱污” 企业 1.04 万家,化工园区由 28 个整合为 6 个,化工企业从 1135 家减少到 514 家,钢铁企业全部关停,焦化、电解铝行业产能全部出清,建陶、水泥、煤炭产能大幅削减。
“四强” 产业快速发展
淄博大力发展新材料、智能装备、新医药、电子信息 “四强” 产业。2020 年,全市 “四强” 产业增加值增长 13.2%,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9.6 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到 47.3%。2021 年,“四强” 产业增加值占比达 48.9%,2022 年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 50%。2023 年上半年,规上 “四强” 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3.7%,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54%。
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 化工产业:作为淄博的支柱产业,化工产业不断向高端化发展。例如,天辰齐翔 100 万吨 / 年尼龙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达产后将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国内技术和产业空白。淄博还重点谋划建设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三大千亿级产业板块,培育聚烯烃、聚氨酯、氟硅材料、工程塑料四大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推动石油化工产业向高端化、专用化方向发展。
- 其他传统产业:围绕推动化工、建材、纺织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约化转型,淄博市每年集中实施 300 项以上市级重点技术改造项目,40% 以上重点企业主要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全市已打造 11 个省级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建成 23 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培养 42 个国家绿色设计产品。
- 新兴产业布局不断完善:淄博积极布局氢能产业链,是全国与五大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均有合作的唯一城市。同时,在新能源领域,淄博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发展光伏、风电、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产业,拥有全国最大的单晶硅生产基地,形成了从单晶硅生产到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的完整产业链。
服务业比重逐步提高
2020 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47.3%,同比提高 1.3 个百分点。淄博支持服务业做优做强,深化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互促,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
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淄博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同时,也在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如先进高分子材料、高端医疗装备、集成电路等。并强化制造业数智赋能,新培育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发展壮大数字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