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市白沙镇是桂平市西部的一个重要乡镇,了解其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对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关于桂平白沙镇人口的详细信息。
白沙镇人口数量
户籍人口
截至2020年11月1日,白沙镇的户籍人口为55688人。这一数据反映了白沙镇在2020年的人口规模,显示出其在桂平市内的中等人口数量。
常住人口
截至2020年11月1日,白沙镇的常住人口为55688人。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一致,表明白沙镇的人口流动较小,人口稳定性较高。
白沙镇人口历史数据
户籍人口变化
- 2019年末:户籍人口为6.464万人。
- 2020年末:户籍人口为55688人。
户籍人口在2020年有所下降,可能是由于人口流动或其他因素导致。
常住人口变化
- 2019年末:常住人口为6.464万人。
- 2020年末:常住人口为55688人。
常住人口的变化趋势与户籍人口一致,显示出2020年的人口减少可能是由于外出工作或学习等原因。
白沙镇人口经济影响
经济发展
- 农业产值:白沙镇是桂平市粮食、甘蔗的主要生产基地,2005年粮食产量达到2800万公斤,人均有粮400多公斤。
- 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白沙镇通过发展特色种植业和生猪养殖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农民人均收入预计增长8.3%。
人口结构
- 农业人口:白沙镇的农业人口为6.023万人,非农业人口为0.441万人。农业人口占比较高,显示出农业在白沙镇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 劳动力素质:虽然白沙镇人口众多,但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水平参差不齐,高端人才外流现象较为严重,影响了本地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白沙镇人口政策
乡村振兴
- 青年突击队:白沙镇乡村振兴青年突击队成立于2022年,通过深入群众家中,讲解政策和补偿标准,协调解决农户的实际问题,促进产业发展和项目落地。
- 土地整治: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白沙镇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促进了农业现代化。
人口流动
- 政策宣传:通过耐心向农户宣讲政策,协助开展土地测量和发放土地流转租金,白沙镇有效推动了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 征地工作:在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白沙镇仅用4个月完成了2700亩土地的签约工作,为园区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桂平市白沙镇在人口数量上呈现出稳定的态势,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相近,显示出人口流动性较小。然而,人口素质和技能水平的提升以及产业转型升级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土地整治工作,白沙镇在经济发展和人口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桂平白沙镇的主要旅游景点有哪些?
桂平白沙镇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旅游景点:
-
罗丛岩景区:这是一个三A级景区,被称为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的“天南福地”。这里有奇特而幽深的洞穴、新石器时期的人类遗迹、喀斯特峰丛的自然景观,以及宋朝理学大师周敦颐和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的考察足迹。
-
罗丛岩洞穴遗址:位于罗丛山上,是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
-
罗丛岩摩崖石刻:在罗丛岩的洞壁上,有清代的摩崖石刻六处,内容多为赞美罗丛岩胜景,对研究桂平的人文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
杨成章故居:位于景乐村内,始建于清末期,是一座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展示了清末期的建筑风格和民俗文化。
-
罗丛山二程读书处遗址:位于罗丛山上,据传是宋代程颐、程颢和周敦颐读书的地方,后人在此建祠纪念。
桂平白沙镇的经济产业有哪些?
桂平白沙镇的经济产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农业产业:
- 水稻种植:白沙镇积极推进“旱改水”项目,将低效旱地改造为高产水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粮食产量。
- 特色种植:发展佛手柑、坚果、西瓜等特色经济作物。佛手柑药材种植基地已初具规模,西瓜种植面积达6000亩,成为重要的经济来源。
- 稻虾综合养殖:采用“稻虾轮作”模式,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
工业产业:
- 智能制造和电子科技:白沙镇着力发展智能制造和电子科技产业,推动工业立镇。
- 农产品加工:以广东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区白沙园区为核心,发展冷链物流、预制菜产业等。
-
旅游产业:
- 温泉旅游:利用丰富的温泉资源,发展温泉旅游,结合农文旅、酒店民宿等多业态发展。
桂平白沙镇的历史沿革和文化背景
桂平白沙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桂平市西部,拥有丰富的历史沿革和独特的文化背景。
历史沿革
- 清末民初:属厚禄一里。
- 1951年:设立白沙区。
- 1952年:改为桂平县第十区。
- 1958年:成立白沙公社。
- 1984年:改称白沙镇。
- 1987年:分出厚禄乡。
文化背景
- 地名由来:白沙圩因圩临河边,沙多白色而得名,镇人民政府驻地位于白沙圩,故名白沙镇。
- 历史遗迹:镇内拥有罗丛岩洞穴遗址、罗丛岩摩崖石刻、杨成章故居、罗丛山二程读书处遗址、屈氏太后墓等历史文化遗迹。
- 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沙镇积极推动非遗保护与传承,成功申报市级非遗项目6个、区级10个,推出非遗大课堂,吸引年轻一代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