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医疗保障局是负责全市医疗保障工作的主要机构,其领导班子的构成和职责对于推动医保政策和服务水平的提升至关重要。以下是关于漯河市医疗保障局领导班子的详细信息。
领导成员
主要领导
- 李志辉: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志辉负责全面工作,并在多个会议中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医保业务工作的融合。李志辉的领导风格强调了政治引领和作风建设,推动医保系统的高质量发展。
党组成员、副局长
- 分管工作:
- 人事科(党建工作科):负责全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和机关政治理论学习。
- 规划财务科:组织拟定全市医疗保障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承担机关和所属事业单位的预决算工作。
- 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科:拟定全市药品、医用耗材价格和医疗服务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收费等政策并监督实施。
- 基金监管科:拟定全市医疗保障基金监管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基金安全防控机制。
其他领导班子成员
- 陈向凡:市国防动员办公室主任。
- 任伟鹏: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
主要职责
贯彻落实国家、省医保政策
- 拟订全市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离休人员医疗保障、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医疗保障、医疗救助等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草案、政策、规划、标准并组织实施。
医保基金监督管理
- 组织拟订全市医疗保障基金监督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基金安全防控机制,推进医疗保障基金支付方式改革。
医疗保障筹资和待遇政策
- 组织拟订全市医疗保障筹资和待遇政策,完善动态调整和区域调剂平衡机制,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待遇标准,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改革。
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
- 负责全市药品和医疗价格管理,贯彻落实国家药品、医用耗材价格政策,拟订全市药品、医用耗材价格和医疗服务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收费等政策并组织实施。
近期活动
局长进大厅活动
李志辉局长到漯河市政务服务中心,开展“局长进大厅 服务再提升”活动,聚焦困难问题和群众期盼,帮助破解难题,推动医保服务提质增效。
城乡居民门诊统筹调研
李志辉局长带队到召陵区调研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政策执行情况,摸清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堵点,为进一步完善政策、优化服务提供第一手资料。
漯河市医疗保障局在李志辉局长的领导下,班子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积极推动各项医保政策的落实和服务水平的提升。通过全面从严治党、作风建设和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漯河市医疗保障局在保障群众医疗保障权益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漯河市医疗保障局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漯河市医疗保障局的主要职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贯彻落实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国家和省级关于医疗保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制定并实施全市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离休人员医疗保障、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医疗保障、医疗救助等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草案、政策、规划、标准。
-
基金管理与监督:组织拟订全市医疗保障基金监督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基金安全防控机制,推进医疗保障基金支付方式改革。
-
筹资与待遇政策:制定全市医疗保障筹资和待遇政策,完善动态调整和区域调剂平衡机制,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待遇标准,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改革。
-
医保目录与支付标准:组织拟订城乡统一的药品、医用耗材、医疗服务项目、医疗服务设施等医保目录和支付标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组织实施医保目录准入谈判。
-
药品和医疗价格管理:负责全市药品和医疗价格管理,贯彻落实国家药品、医用耗材价格政策,制定并实施全市药品、医用耗材价格和医疗服务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收费等政策,建立价格信息监测和信息发布制度。
-
招标采购政策:拟订全市药品、医用耗材的招标采购政策并监督实施,推进药品、医用耗材招标采购平台建设。
-
定点医药机构管理:拟订全市定点医药机构协议和支付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医疗保障信用评价体系和信息披露制度,监督管理纳入医保范围内的医疗服务行为和医疗费用,依法查处医疗保障领域违法违规行为。
-
经办管理与信息化建设:负责全市医疗保障经办管理、公共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建设,组织拟订和完善异地就医管理和费用结算政策,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制度。
漯河市医疗保障局有哪些下属单位?
漯河市医疗保障局有以下下属单位:
-
漯河市医疗保险中心:负责全市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补充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医疗救助、离休干部和市级领导干部医疗保障服务经办工作;指导全市医疗保障经办机构行风建设、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等。
-
漯河市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服务中心:承担全市医疗保障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工作;承担全市定点医药机构协议管理和医药服务管理工作;承担全市欺诈骗取医保基金和定点医药机构、参保人员保障待遇问题线索的受理、核查等工作;承担全市医疗保障数据的统计等。
漯河市医疗保障局在2023年有哪些重要的工作计划?
漯河市医疗保障局在2023年的重要工作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优化医疗保障质量:
- 全力推进全民参保工作,确保更多居民纳入医疗保障体系。
- 切实保障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治疗费用,特别是在“乙类乙管”政策实施后。
- 加强对农村困难群众的医疗保障,提升他们的医疗服务水平。
- 持续完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医疗保障机制,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
-
落实医保政策红利:
- 全面实施待遇清单药品目录,确保患者能够及时获得所需药品。
- 高效推进市定重点民生实事,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 完善门诊费用保障机制,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 扩展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范围,方便群众跨地区就医。
-
推进“五医联动”改革:
- 加快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 提高医药集中采购的可及性,降低药品和耗材的价格。
- 加大对医保基金的监管力度,确保基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 优化医保正向激励机制,探索引导分级诊疗机制的实施。
-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 提高经办服务质量,简化办事流程,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 延伸经办服务网络,确保更多群众能够方便地获取医保服务。
- 拓展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医保服务的数字化转型。
- 推进法治医保建设,确保医保工作的规范化和法治化。
-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 按照全国法治政府示范市创建的要求,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 提升重大行政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合法性。
- 加强行政执法的规范性和公正性,提升执法人员的法治素养。
- 创新普法宣传方式,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