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古代历史可概括为以下几个重要阶段:
一、远古时期
甘肃是中华民族早期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距今约1.2万至2.7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新石器时代(约1.2万年前)出现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等,分布范围覆盖陇东、河西、甘南等地,以母系氏族公社为主。
二、夏商周时期
-
西周与秦朝
西周时,秦人祖先在陇西(天水)定居,开启游牧向农业过渡。公元前688年,秦国在陇西设立邽县、冀县,是中国最早的两个县。
- 秦昭王 :灭义渠戎后,设置陇西郡、北地郡,奠定甘肃东部基础。
-
汉朝与丝绸之路
汉武帝时期,霍去病击败匈奴,开通河西走廊,设立武威、张掖、敦煌等郡,甘肃成为丝绸之路枢纽。
- 张骞通西域 :进一步巩固了甘肃在中西交流中的地位。
三、秦汉至三国时期
-
秦朝统一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保留北地、陇西两郡,甘肃大部分地区纳入中原版图。
-
三国分治
东汉末年,河西走廊属曹魏雍州,陇南属蜀国益州,形成分裂局面。
四、隋唐时期
-
经济繁荣
隋唐时期,甘肃持续作为丝绸之路核心区,武威、张掖、敦煌成为国际商贸城市,经济文化高度发达。
-
宗教文化发展
-
佛教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前196年,成为佛教艺术瑰宝。
-
道教 :崆峒山为道教源地之一。
-
五、宋元明清时期
-
行政区划演变
-
元代设省 :1271年元朝正式设立甘肃省,管辖范围包括今甘肃全境及新疆东部。
-
明清戍边 :明代屯田制度促进中原姓氏(如王、张、李)迁入,形成多元文化格局。
-
-
文化传承
甘肃彩陶、青铜器(如铜奔马)等文物,体现了古代工艺水平。
六、重要历史事件
-
丝绸之路 :汉、唐时期经济文化交流的象征,敦煌、武威等城市因贸易繁荣而兴盛。
-
民族融合 :西夏、回鹘等民族在此交融,形成独特文化景观。
甘肃古代历史以地理位置为枢纽,见证了丝绸之路的辉煌与民族文化的交融,为中华文明发展奠定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