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的第三天通常被认为是一个较为关键的时期,但说是 “最危险期” 并不完全准确。
拔牙后的 24 小时内是出血和感染的高风险期,因为此时创口的血凝块还不稳定,容易脱落引发再次出血,而且细菌也容易侵入创口引发感染。而到了第三天,虽然拔牙创口处的血凝块通常已经比较稳定,出血的风险大大降低,但如果拔牙创口较大、个人身体恢复能力较差或没有做好口腔护理,仍可能出现感染、干槽症等并发症。感染可能表现为创口红肿、疼痛加剧、口腔异味等;干槽症常表现为拔牙后 2-3 天出现剧烈的放射性疼痛,并向耳颞部、下颌区或头顶部放射。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拔牙后的 3-5 天存在危险期,因为如果拔牙后发生感染,在这几天内可能会表现出创口红肿、疼痛加重、发热等症状。还有说法认为拔牙后的 1 周左右都属于危险期,因为在此期间创口初步愈合,若不注意口腔卫生、饮食不当等,仍有感染的风险。
拔牙后的第三天有一定的风险,但具体情况因人而异,不能简单地认定为最危险期。患者在拔牙后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口腔卫生,避免食用辛辣、坚硬、过热的食物,以促进创口的顺利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