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院能否刷外地医保卡取决于是否办理了异地就医备案。以下是详细的解释和相关信息。
异地就医备案要求
备案条件
- 长期居住人员:需要有上海市的长期居住证,或者人在外地但社保在上海缴纳,或者已退休投奔在上海有常驻身份的子女。
- 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递交好备案材料后,1-2个工作日就能完成审核,显示备案成功,但一般只有6个月有效期。
备案流程
可以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微信“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或地方政务平台如随申办APP进行备案。备案信息包括参保地、就医地、联系人等,提交后2-3个工作日内会有短信通知,APP可查进度。
异地就医报销比例和流程
报销比例
未备案直接异地就医,医保报销比例可能下降10%-30%。备案后,报销比例按参保地政策执行,最高可达85%。
报销流程
- 直接结算:在已开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定点医院,住院、普通门诊费用可以直接报销。
- 手工报销:未备案或无法直接结算的情况下,参保人员需先自费结算,再回参保地申请手工报销。
异地就医使用注意事项
医院选择
使用外地医保卡时,需要选择指定的医院,包括市属、区属、公立三甲医院和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报销时限
异地就医备案有效期原则上不少于6个月,长期居住人员备案长期有效。
急诊情况
异地急诊抢救人员视同已备案,无需额外提交备案材料,可以直接结算相关费用。
上海医院可以使用外地医保卡,但前提是必须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备案后,外地医保卡可以在上海指定的医院进行住院和普通门诊费用的直接结算。未备案的情况下,参保人员需先自费结算,再回参保地申请手工报销。建议在就医前确认所选医院是否支持异地结算,并了解具体的报销政策和流程。
上海医院刷外地医保卡的具体流程是什么
在上海医院使用外地医保卡的具体流程如下:
异地就医备案
-
线上备案:
- 使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或“随申办市民云”APP进行异地就医备案。登录后选择“异地就医备案”服务,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备案完成后即时生效。
-
线下备案:
- 前往参保地的社保服务窗口,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和医保卡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
就医流程
-
选择医院:确保选择的医院是已开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定点医院。
-
挂号就诊:携带外地医保卡到医院挂号,按照正常流程就诊。
-
费用结算:
- 门诊费用:部分医院支持门诊费用的直接结算,具体需咨询医院医保办公室。
- 住院费用:如无法直接结算,需先行垫付住院费用,出院后携带相关材料(如住院病历、费用清单、发票等)回参保地社保机构办理报销手续。
注意事项
- 异地就医结算时,原则上执行就医地的支付范围和规定,但享受参保地的医保待遇比例。
- 异地就医备案一次只能备案一个统筹区,如需变更,需先注销原备案后再重新申请。
哪些上海医院可以使用外地医保卡
在上海,许多医院支持外地医保卡的使用,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流程。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医院名单和相关的异地就医政策:
支持外地医保卡的上海医院
-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已开通异地门诊、异地住院以及异地门诊慢特病(高血压、糖尿病、尿毒症透析)费用的直接结算。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华东医院等513家医院:这些医院是上海市异地门诊定点医疗机构,支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异地就医政策和流程
- 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外省市参保人员需在参保地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可以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等线上途径办理。
- 选择定点医院:备案成功后,参保人员可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或微信小程序中查询异地联网定点医药机构,选择上海的定点医院就医。
- 持卡或医保电子凭证就医:备案成功后,参保人员只需携带社保卡或医保电子凭证(医保码)即可在上海的定点医院直接结算。
外地医保卡在上海就医的报销比例和限额是多少
外地医保卡在上海就医的报销比例和限额因个人参保地和医保政策而异,以下是具体情况:
异地就医备案
- 外地参保人员需在“国家异地就医备案”系统提交申请,备案成功后可在上海使用医保卡就医。
住院报销比例
- 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执行参保地规定的本地就医标准。
- 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
- 异地转诊人员和异地急诊抢救人员:支付比例降幅不超过10个百分点。
- 非急诊且未转诊的其他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支付比例降幅不超过20个百分点。
门诊报销比例
- 异地门诊报销比例一般在50%至80%之间,具体取决于参保地政策和异地医院等级。
报销限额
- 上海职工医保:最高支付限额为55万元,超出部分由地方附加医疗保险基金报销80%,个人自负20%。
- 外来从业人员:最高支付限额为39万元,超出部分由个人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