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矿区教育局局长是负责该地区教育工作的关键人物。以下是关于现任局长及其相关活动的详细信息。
现任局长
高倩
高倩自2021年4月起担任阳泉矿区教育局局长。她在2025年1月23日还参与了阳泉市复兴实验中学校的高三教师慰问活动,展示了她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
高倩在任期间积极参与各类教育交流活动,显示出她对提升教育质量和推动教育发展的承诺。她的领导风格和管理能力对矿区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
局长任期
任期起始
高倩于2021年4月25日正式担任阳泉矿区教育局局长。她在任期间推动了多项教育改革和发展项目,包括学校文化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
任期结束时间
根据现有信息,高倩的任期尚未结束,她仍在继续领导矿区教育局。她的任期结束时间未明确提及,但可以推测她将继续担任该职务,直到有新的任命或退休。
主要成就
教育改革
- 特色办学和校园文化建设:高倩局长在任期间,阳泉矿区教育局推动了多项特色办学和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如参观交流、教师专业发展等。
- 名人效应与文化融合:在她的领导下,矿区赛鱼小学成立了“刘慈欣母校邮局”,进一步挖掘名人效应,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教师发展
高倩局长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组织了多次教师培训和交流活动,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她的高瞻远瞩和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视,有助于提升整个矿区教育的质量。
近期新闻
教师慰问活动
2025年1月23日,高倩局长参与了阳泉市复兴实验中学校的高三教师慰问活动,为辛勤耕耘在教育教学一线的高三教师团队送来了冬日的温暖与关怀。
这一活动不仅展示了高倩局长对教师的关怀,也激励了教师们在高考冲刺阶段继续保持昂扬斗志。
学校文化建设
2025年3月13日,高倩局长带领阳泉市矿区教育局一行领导参观了另一所学校,双方就特色办学、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这种交流活动有助于促进校际间的合作与资源共享,进一步提升矿区教育的整体水平。
高倩自2021年4月起担任阳泉矿区教育局局长,期间推动了多项教育改革和发展项目,包括特色办学、校园文化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等。她积极参与各类教育交流活动,展示了她对提升教育质量和推动教育发展的承诺。高倩的领导和管理能力对矿区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她的任期预计将继续,直到有新的任命或退休。
阳泉矿区教育局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阳泉矿区教育局的主要职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贯彻落实教育方针政策:执行党中央、省委、市委、区委关于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组织实施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
制定教育规划:研究拟定全区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和教育事业发展总体规划,指导并协调实施工作。
-
管理教育经费:统筹管理本部门教育经费,监测全区教育经费的筹措和使用情况,监督检查教育经费“三个增长”。
-
管理各类教育机构:负责区属学校、区属民办教育机构的统筹管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导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和特殊教育改革发展。
-
教师管理与培训:负责全区中小学教师的管理,包括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考核奖惩、调整流动等。
-
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负责全区教育教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指导全区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
教育督导与评估:组织对全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的督导与评估,指导基础教育发展水平、质量的检测工作。
-
语言文字工作:贯彻落实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指导推广普通话和普通话测试工作。
-
其他职责:承办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包括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教育类社会团体的管理等。
阳泉矿区教育局局长是谁?
阳泉矿区教育局局长是高倩。
阳泉矿区教育局在过去五年内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
阳泉矿区教育局在过去五年内取得了多项重要成就,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
- 矿区在全市率先启动中小学教育集团化试点改革,成立了多个教育集团,如阳泉市十五中学教育集团、红岭湾小学教育集团等,旨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
“双减”政策的落实:
- 矿区积极落实“双减”政策,通过压减作业总量、改进作业设计、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创新课后服务模式等措施,切实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教育信息化建设:
- 推进教育信息化2.0融合创新发展,建设智慧教育示范市,完成市级智慧教育平台和多所智慧校园示范校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
-
教师队伍建设:
- 实施名师名校名校长培养“十百千”项目,打造多个名师工作室和名校长工作室,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增强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
德育和“五育”并举:
- 以“心行教育”为引领,构建大中小幼思政教育一体化体系,打造红色革命基地、绿色生态基地、蓝色科技创新基地等50个,推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全面发展。
-
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普惠性幼儿园建设:
- 新建和改扩建多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增加学位供给,认定普惠性民办园,提升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