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12 月,央视曝光了部分口腔医疗机构存在的乱象。以下是一些被曝光的问题:
- 诊疗方案差异大:在大连市,记者陪同王女士走访了 8 家口腔治疗机构,针对王女士同一颗疼痛牙齿,得到了 4 种不同的治疗方案,报价从不到 300 元到 5000 元不等。有的机构建议对疼痛牙齿进行简单修补,有的建议做覆盖体保护,还有的建议对疼痛牙齿和相邻的好牙齿一起做根管治疗并磨削原牙佩戴牙冠。
- 医生资质存疑:记者通过国家卫健委官方平台查询走访过的口腔诊所医生的执业资格信息,发现其中那位建议王女士把坏牙以及相邻的好牙一并治疗的杨院长,无法检索出执业注册信息。
- 虚假宣传:位于大连的洁雅口腔医院,在门眉上标注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疾病诊治专科联盟成员单位”,但经调查,该医院并非其附属单位。此外,医院宣传展示板上陈列了外国医生和北京一家公立医院医生的资讯,但患者却无法预约到这位北京的医生出诊。另外,记者发现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制度存在漏洞,暗访记者伪造身份,仅完成缴费就获得了会员身份,这为部分口腔诊所的虚假宣传提供了便利。
2025 年 3 月 15 日,“3・15” 晚会又曝光了口腔行业的隐私窃取现象。旗下拥有 140 多家门店的拜博口腔被指通过 “火眼云” 系统非法获取用户信息,此外,外呼公司宣称可为口腔等行业提供 “高效拓客” 服务,新桥口腔被曝是其客户。这些行为均侵犯了消费者的隐私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