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防汛期通常为 5月至9月 ,其中 7月至8月 是主汛期,也是洪涝灾害最易发的时段。具体分析如下:
一、常规汛期时间范围
-
起始时间 :每年5月1日左右,随着气温回升和降雨增多,四川正式进入汛期。
-
结束时间 :一般延续至9月左右,此时雨情逐渐减弱,防汛压力降低。
二、主汛期关键特征
-
降雨集中 :主汛期集中降雨,尤其是7月下旬和8月上旬,常出现大暴雨天气,导致洪涝灾害频发。
-
灾害高风险 :全省81%的中小型水库、88%的土石坝等基础设施存在老化、功能退化等问题,叠加地质灾害隐患点,灾害风险显著。
-
应对重点 :需重点防范水库、堤防、道路桥梁、地下空间等基础设施,以及山洪灾害危险区、地质灾害隐患点。
三、特殊年份调整情况
-
延长趋势 :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影响,四川汛期有延长趋势。例如2021年主汛期延长至10月下旬,2023年因秋雨连绵导致主汛期延长至10月20日。
-
旱涝并重 :2023年主汛期降水偏少但气温偏高,呈现旱涝并重特征,需应对区域性暴雨与干旱叠加影响。
四、当前(2025年3月)情况
截至2025年3月,四川尚未进入汛期,但气象部门已开始关注天气变化,建议关注后续降雨趋势及官方预警。
综上,四川防汛需以5月至9月为核心,主汛期(7-8月)需重点防范洪涝,同时兼顾可能出现的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