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的历史沿革可概括如下:
一、古代历史
- 远古时期
两万年前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境内发现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存。
- 行政区划演变
-
秦汉时期 :属郁林郡广郁县,三国至南陈属晋兴郡,隋唐属邕州,五代属田州。
-
宋元明清 :先后属羁縻县、土巡检司、庆远府等,1934年设万冈县,1953年撤县设县,1956年成立巴马瑶族自治县。
二、近现代历史
- 土地革命时期
巴马是右江革命根据地核心区域,红七军曾在此战斗,韦拔群烈士牺牲于香茶洞。
- 行政调整
-
1987年,部分区域划归大化瑶族自治县。
-
2005年,县境调整后辖1镇11乡,总面积1970平方公里,总人口23.16万人。
三、当代发展
-
红色旅游资源 :包含红七军师部旧址、香茶洞等历史遗迹,是“百色风雷,两江红旗”红色旅游线路重要节点。
-
自然与人文景观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山被誉为“广西井冈山”,2013年撤甲篆乡设镇。
四、行政区划现状
-
辖区范围 :2025年数据显示总面积1976.4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9.87万人。
-
行政区划 :辖3个镇(巴马镇、东山乡、羌圩乡)7个乡,下辖1666个自然屯,聚居着12个民族。
总结
巴马历史沿革体现了从远古人类活动到现代自治县的演变,既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又融合了革命文化与自然生态资源,成为广西重要的红色旅游与长寿文化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