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灵活就业人员退休金较低的原因主要与缴费基数、缴费年限、政策机制及个人选择等多方面因素相关,具体分析如下:
一、缴费基数与缴费年限不足
- 缴费基数普遍较低
灵活就业人员多选择社会平均工资的60%-80%作为缴费基数,而企业职工通常按全额工资缴费。较低基数直接导致个人账户积累较少,影响养老金待遇。
- 缴费年限普遍较短
由于灵活就业人员工作流动性大,很多人在缴满15年后停止缴费,而企业职工通常缴费30年甚至更久。较短的缴费年限意味着较少的养老金计发基数。
二、政策机制与资金分配差异
- 缴费补贴减少
近年来,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的缴费补贴比例从20%降至20%,其中4个百分点转为统筹账户,仅8%计入个人账户。但个人账户资金仍低于企业职工的统筹账户额度。
- 养老金计算差异
企业职工的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组成,而灵活就业人员仅享受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缺少企业缴费部分的积累。
三、其他影响因素
- 经济压力与参保选择
灵活就业人员常因经济压力选择最低缴费档次(60%),以降低当期支出,但牺牲了长期养老保障。
- 人口结构与政策调整
沈阳面临人口流失问题,参保人数减少导致养老金分摊压力增大。此外,政策对灵活就业者的保障力度相对较弱。
总结与建议
灵活就业人员退休金较低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建议通过提高缴费基数、延长缴费年限、选择更高缴费档次等方式改善养老金待遇。同时,政府可考虑进一步优化政策,增加对灵活就业者的养老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