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地区位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北部 ,由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管辖,地处新疆北部,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三国接壤。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主要划分为山地、丘陵、平原和沙漠。夏季干热,冬季严寒,边境线长1197千米,总面积11.8万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全地区共辖1个县级市,6个县。截至2024年2月,全地区人口数为668587人。
阿勒泰地区是中国西北唯一与俄罗斯接壤的地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北通道和新疆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拥有3个国家类陆路口岸,是新疆的相对丰水区,素有北疆“水塔”之称。是全国六大林区之一,同时被国务院确定为水源涵养型山地草原生态功能区,素以“金山银水”著称,是人类滑雪起源地,中国雪都。
阿勒泰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阿尔泰山山脊线沿中哈、中俄、中蒙边界连绵800多千米,位于中蒙边境上的友谊峰,主峰海拔4374米。主要河流如额尔齐斯河等发源于阿尔泰山地,额尔齐斯河还是中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
历史文化方面,阿勒泰在古代是中国少数民族的牧居地,历史上不但是中国北疆民族游牧、驻屯和设立牙帐之所,古代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也是新疆自古以来各民族文化交融互鉴的缩影。据史书记载,秦代牧居在此的部落是由今甘肃省河西走廊一带迁来的塞种人。从西汉开始,历代中央政府均在此设行政管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