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卡上的“统筹”是指医疗保险中的一种资金管理和支付机制,具体含义如下:
一、统筹资金来源
-
缴费基数 :包括用人单位缴纳的医保费(单位缴费比例)和个人账户缴费(个人缴费比例);
-
其他收入 :涵盖财政补贴、社会捐助、银行利息、滞纳金等。
二、统筹资金用途
主要用于支付参保人员符合医保支付范围的医疗费用,包括:
-
住院医疗费用
-
手术费
-
检查费
-
护理费
-
基本药品费用等。
三、与个人账户的区别
- 资金属性
个人账户属于个人所有,用于支付门诊小额费用(如药店购药)及部分住院费用;统筹基金属于全体参保人员共有,不可直接用于个人消费。
- 费用分担比例
医疗总费用=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例如,某地门诊统筹报销比例为50%,则个人需自付50%。
四、管理方式
统筹基金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集中管理,实行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
五、其他常见误区
-
门诊统筹 :特指门诊医疗费用的报销机制,属于统筹基金的使用范畴;
-
统筹基金超支风险 :若统筹基金长期超支,可能影响医保整体保障功能,需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调剂。
综上,医保卡上的“统筹”体现了医保基金的社会共济性,通过集中管理和风险分摊,保障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