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地处武夷山脉与戴云山脉之间,是福建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以下是关于三明市的详细信息。
三明市的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 三明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5°30′至27°07′,东经116°22′至118°39′之间。
- 东接福州市,南邻泉州市,西连龙岩市,北毗南平市,西北靠江西省。
地形地貌
- 三明市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占总面积的82%,耕地占8.3%,水域及其他占9.7%。
- 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生态环境优美,被誉为“福建绿肺”。
三明市的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 三明市下辖2个区(三元区和沙县区)、8个县(明溪县、清流县、宁化县、建宁县、泰宁县、将乐县、尤溪县、大田县)和1个县级市(永安市)。
- 行政区划沿革复杂,历史上曾多次调整,1983年4月,三明市升为地级市,实行以市带县的管理体制。
历史背景
- 三明市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宁化、清流、明溪等县留存着许多珍贵的革命遗迹。
- 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是闽越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三明市的经济情况
经济概况
- 2023年,三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7亿元,人均GDP达12.3万元。
- 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特别是钢铁与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氟新材料、石墨和石墨烯等特色产业链。
产业发展
- 三明市是福建省的老工业基地,制造业一直是全市经济发展的“定盘星”和“主引擎”。
- 近年来,三明市加快传统产业转型,推动新兴产业壮大,形成了“一条产业链、一个工作专班、一个专项规划、一个实施方案、一套扶持政策、一批重点项目”的推进机制。
三明市的文化特色
文化资源
- 三明市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朱子文化和客家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
- 朱熹在尤溪留下了“孩提问天”“沙洲画卦”等脍炙人口的故事,被誉为“朱子故里,闽学源头”。
文化活动
- 三明市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朱子文化宣传周、杨时诗词大会等,推动优秀地域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通过电影、电视剧、歌曲等形式,让朱子文化走进百姓生活,提升市民的文化素养。
三明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地处武夷山脉与戴云山脉之间,是福建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三明市以其丰富的红色文化、朱子文化和客家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而闻名。近年来,三明市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在传统产业转型和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三明市的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优美,被誉为“福建绿肺”。
三明市有哪些著名的景点?
三明市有许多著名的景点,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景点:
-
泰宁大金湖: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以丹霞地貌景观为主体,景色壮丽。
-
将乐玉华洞:国家重点风景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地下溶洞群,洞内景观奇特。
-
永安桃源洞:国家4A级风景名胜,以“奇、绝、险、幽”著称,素有“小武夷”之美誉。
-
沙县淘金山:沙县著名的旅游景点,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
永安石林:国家重点风景区,奇特的石林地貌,景色独特。
-
清流九龙湖:以清澈见底的湖水和周围茂密的森林闻名。
-
宁化天鹅洞:宁化著名的溶洞景区,洞内景观丰富多样。
-
尤溪联合梯田: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梯田”,四季变换的梯田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
建宁金铙山:福建境内海拔最高的山峰之一,景色壮美,适合登山和观日出。
-
桂峰古村: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建筑风格独特,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
三明市在历史上曾经是什么称呼?
三明市在历史上曾经历多次行政区划变更,以下是其主要历史沿革及曾用名称:
三国时期
- 将乐县: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置县,因“邑在将溪之阳,土沃民乐”得名。
- 绥安县:三国吴时初置,后改为绥城县,再后并入其他县份。
东晋时期
- 沙村县:东晋义熙元年(405年)于延平县南乡沙源地置沙戍堡,后升为沙村县,是为沙县设县之始。
唐朝
- 沙县:唐武德四年(621年)恢复沙村县建制改称沙县。
- 宁化县:唐朝开元十三年(725年)设黄连县,后于天宝元年(742年)改名为宁化县。
- 建宁县:唐末时,黄连镇人陈岩率九龙军守土有功,朝廷赐黄连镇升为义宁军。南唐复置县时隶属建州,从“建州”、“义宁军”各取一字而得名“建宁县”。
五代十国
- 归化县:五代十国南唐中兴元年(958年),将原绥城县地之永安场、归化场分别升格为建宁县、归化县,后归化县于宋元祐元年(1086年)改名泰宁县。
宋朝
- 清流县:宋朝元符元年(1098年),析宁化县地设置清流县,隶属汀州。
- 大田县:嘉靖十四年(1535年),析尤溪、永安、漳平和德化地设置大田县,隶属延平府。
明朝
- 永安县:明朝景泰三年(1452年),析沙县新岭以南地、尤溪宝山以西地设置永安县,隶属延平府。
民国时期
- 三明县:1956年7月,三元、明溪两县合并成立三明县,隶属南平专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三明市:1960年1月,三明人民公社筹委会改名为三明市人民委员会(为省辖三明市)。1983年4月,撤销三明地区行政公署,实行以市带县的管理体制,三明地区改为省辖地级三明市。
三明市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
三明市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和东南部的低海拔区域则具有南亚热带气候的特点。
三明市气候特征
- 四季分明:三明市的四季变化明显,春季温暖,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冬季寒冷干燥。
- 温暖湿润: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在17℃~19.4℃之间,年平均降雨量在1400~2000毫米之间。
- 季风影响:三明市受季风影响显著,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冬季则受东北季风影响。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 地理位置:三明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地处低纬度区,光照时间长,气温较高。
- 地形地貌:境内多山,地形复杂,造成局部性小气候差异,尤其是垂直分布的小区域气候差异显著。
- 海洋影响:三明市靠近海洋,受海洋性气候影响,雨量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