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历史简介概括如下:
一、古代文明起源
- 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
甘肃是早期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新石器时代已出现仰韶、马家窑等文化遗址,证明当时全境有人类聚居。
- 夏商周时期
商代居泾河、渭河流域,周朝祖先在此建立农业文明,西周时秦人祖先定居天水,开启游牧向农业过渡。
二、秦汉时期的制度奠基
- 最早县制
公元前688年,秦国在陇西设立邽县、冀县,是中国最早的两个县。
- 丝绸之路开通
汉武帝时期,霍去病击败匈奴后设立武威、张掖等郡,开通河西走廊,甘肃成为连接中原与西域的枢纽。
三、魏晋南北朝的多元发展
- 三国分治
今甘肃东部属曹魏雍州,河西走廊属凉州,陇南属蜀国益州。
- 民族融合与文化交融
西夏建立后置甘肃军司,元代设甘肃省,吸引中原姓氏(如王、张、李)迁入,形成多元文化格局。
四、唐宋时期的经济繁荣
- 丝绸之路巅峰
唐宋时期,甘肃是中西商贸核心区,敦煌、武威成为国际性贸易城市,《资治通鉴》称“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
- 文化瑰宝
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等艺术宝库,以及拉卜楞寺、崆峒山等宗教圣地,均在此时期兴起。
五、明清时期的区域调整
- 疆域变化
清朝乾隆年间,甘肃辖区扩展至新疆东境,光绪十年新疆建省后,甘肃仅保留部分区域。
- 人口与经济
明清时期因军事戍边,山西、江南等地移民增多,进一步丰富甘肃的姓氏文化。
六、现代甘肃的发展
截至2023年,甘肃总面积42.58万平方公里,人口2465万,GDP1.12万亿元,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经济和文化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