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报销政策是确保贫困群体在医疗方面得到充分保障的重要措施。了解具体的报销比例、范围、流程和条件,可以帮助贫困户更好地利用这些政策减轻医疗费用负担。
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报销比例
住院报销比例
- 乡卫生院报销比例:90%
- 县级医院报销比例:80%
- 市级医院报销比例:75%
- 省级医院报销比例:65%
大病保险报销比例
- 起付线:3000元
- 报销比例:80%-98%,具体为0-1万元报销80%,1-2万元报销90%,2-5万元报销95%,超过5万元报销98%
新农合报销比例
- 一般农户:提高5%
- 贫困户:提高5%
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报销范围
基本医疗保险
包括住院费用、药品费用、诊疗费用等,确保贫困户在医保范围内享受报销
大病保险
针对高额医疗费用进行额外报销,起付线为3000元,报销比例根据金额分段递增
医疗救助
在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报销后,个人自负部分按一定比例进行救助,具体比例根据地区政策有所不同
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报销流程
县内住院报销流程
- 填写《建档立卡户医疗救助申请审批表》
- 到村委会(社区)审核盖章
- 到乡镇社会事务办(民政所)审核盖章
- 县民政局审批发放
县外住院报销流程
- 收集报账资料
- 交由医保局或相关部门进行“一站式”报销
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报销条件
基本条件
- 持有有效的贫困证明,如低保证、扶贫手册等
- 在当地医保部门或社保部门办理医疗保险证件
- 住院医疗费用在医保范围内
- 在当地的医院就医
具体条件
- 与子女分户的老人、重度残疾、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优先认定
- 家庭人口认定,如女儿出嫁户口未迁出等情况需考虑
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报销政策涵盖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多个方面,确保贫困户在医疗方面得到充分保障。具体的报销比例、范围和流程因地区而异,贫困户需根据当地政策进行申请和报销。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轻贫困户的医疗费用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
建档立卡贫困户报销政策的具体规定是什么?
建档立卡贫困户报销政策的具体规定如下:
门诊报销政策
- 一般诊疗费全额报销: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在乡镇卫生院门诊看病时,一般诊疗费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全额支付。
- 慢性病门诊报销:高血压、糖尿病等14种慢性病门诊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60%,恶性肿瘤等12类特殊疾病门诊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70%。
- 门诊特殊慢性病报销:对50种重大疾病患者和个人年度住院费用累计在15万元以上的患者进行兜底补偿。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46种慢性病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门诊费用不设起付线,按70%的比例进行门诊补偿。
住院报销政策
- 住院起付线和报销比例:
- 乡镇卫生院住院报销90%以上。
- 县级医院住院报销比例为80%。
- 市级医院住院报销比例为75%。
- 省级医院住院报销比例为65%。
- 大病保险报销: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至3000元,报销比例提高。具体为:0-1万元报销80%,1-2万元报销90%,2-5万元报销95%,超过5万元报销98%,且报销金额无上限。
- 医疗费用兜底保障: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通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报销后,实际补偿比例达不到90%的部分,由财政进行兜底保障,确保实际补偿比例达到90%。
医疗救助政策
- 取消起付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取消起付线,年度累计救助封顶线为10万元。
- 救助比例:符合转诊转院规范住院发生的医疗费用,政策范围内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报销后达不到90%的,医疗救助报销到90%。
其他政策
- 先诊疗后付费: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在县域内定点医院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免交押金。
- 一站式结算: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兜底保障通过统一窗口、统一信息平台实现“一站式”结算。
如何申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医疗报销?
申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医疗报销,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申请条件
- 户籍与参保要求:申请人需为当地常住户口,且已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医保或城乡居民医保)。未参保者需先补办参保手续。
- 家庭经济状况: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或属于低收入家庭。
- 医疗费用支出:自付医疗费用超过家庭承受能力,具体标准因地区而异。
申请材料
- 身份证明:身份证、户口簿、社保卡(原件及复印件)。
- 经济状况证明:低保证、特困供养证、收入证明(由村委会或单位出具);家庭财产申报表。
- 医疗相关材料:诊断证明、病历、医疗费用发票及医保结算单;异地就医需提供转诊证明或备案表;特殊病种需提供《门诊特殊病医疗证》。
申请流程
- 提交申请:向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社会事务办提交申请材料。
- 审核公示:工作人员入户调查,符合条件的在村级公示7天。
- 审批发放:县级民政部门审批通过后,救助金直接汇入个人账户。
报销流程
- 填写申请审批表:填写《建档立卡户医疗救助申请审批表》。
- 审核盖章:到村委会(社区)和乡镇社会事务办(民政所)审核盖章。
- 提交材料:将所有材料提交至县民政局。
- 审批发放:县民政局审批通过后,报销款项将发放至个人账户。
注意事项
- 时效性:医疗费用需在当年12月31日前申请,逾期不予受理。
- 异地就医:未备案的异地就医可能降低救助比例。
- 材料真实性:伪造材料将被列入失信名单,追回救助金并追究责任。
建档立卡贫困户报销比例是多少?
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报销比例因地区和具体政策而异,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住院报销比例:
- 乡级医院:90%
- 县级医院:80%
- 市级医院:75%
- 省级医院:65%
-
大病保险报销:
- 起付线降至3000元。
- 个人自负超过3万元以上部分可再次报销80%-98%,具体分段递增报销比例为0-1万元报销80%,1-2万元报销90%,2-5万元报销95%,超过5万元报销98%,且报销金额无上限
-
医疗救助:
- 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医疗救助报销比例一般为70%-85%。
- 年度救助限额一般为3万元至8万元
-
门诊报销:
- 门诊特殊慢性病患者年度报销额度比非贫困人口多20%。
- 在县域内定点医院住院,免交押金,先诊疗后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