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武鸣区的人口数量是了解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以下是关于武鸣区人口的详细信息。
武鸣区常住人口数量
常住人口数量
- 2024年数据:根据最新数据,武鸣区的常住人口约为73万人。
- 历史数据:2020年数据显示,武鸣区常住人口为68.38万人。
户籍人口数量
- 2024年数据:武鸣区的户籍人口约为72万人。
- 历史数据:2020年数据显示,武鸣区户籍人口为70.01万人。
武鸣区人口结构
年龄结构
- 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8.06%。
- 15-59岁人口:占总人口的64.02%。
- 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7.92%,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12%。
性别构成
- 男性人口:占总人口的52.74%。
- 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47.26%。
民族构成
- 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0.32%。
- 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8.37%。
武鸣区人口流动情况
外出务工人员数量
- 2024年数据:武鸣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总人数为20.8万人,新增外出务工人数为3537人。
- 历史数据:2020年数据显示,武鸣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总人数为19.8万人。
就业服务
- 就业服务站:武鸣区建立了25个就业服务站(含零工市场),提供全链条就业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当地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 “春风行动”:通过“春风行动”招聘会等活动,武鸣区促进了企业与求职者的精准高效对接,达成了大量就业意向。
武鸣区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重要区域,其人口数量、结构和流动情况反映了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2024年,武鸣区的常住人口约为73万人,户籍人口约为72万人,显示出该地区的人口稳定增长。人口结构中,壮族人口占比高,且年轻人口占比较大,显示出较强的人口活力。通过完善的就业服务和多样的就业活动,武鸣区有效促进了人口的本地就业和流动,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广西南宁市武鸣区的人口数量是多少?
截至2023年末,广西南宁市武鸣区的总人口为73.09万人(含广西-东盟经开区、东风社区),其中城镇人口38.59万人,农村人口34.5万人;男性人口38.15万人,女性人口34.94万人;常住人口为70.13万人。
广西南宁市武鸣区的人口增长趋势如何?
广西南宁市武鸣区的人口增长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常住人口增长趋势
-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截至2020年11月1日,武鸣区常住人口为68.3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54.45万人相比,十年间共增加13.93万人,增长25.59%,年平均增长率为2.30%。
- 2023年数据:截至2023年末,武鸣区常住人口为70.13万人,比2022年末增加0.78万人,增长1.1%。
户籍人口增长趋势
- 2024年初数据:武鸣区户籍人口为73.09万人,比上年增加320人,增长0.04%。
- 2023年数据:武鸣区户籍人口为73.06万人,比上年增加618人,增长0.1%。
人口自然增长趋势
- 2023年数据:武鸣区户籍人口出生率为7.4‰,死亡率为5.7‰,自然增长率为1.7‰。
- 2022年数据:武鸣区户籍人口出生率为8.1‰,死亡率为6.3‰,自然增长率为1.8‰。
城镇化进程
- 2023年数据:武鸣区城镇化率为55.03%,比上年末提高1.68个百分点。
- 2022年数据:武鸣区城镇化率为53.35%,比上年末提高0.53个百分点。
广西南宁市武鸣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如何?
广西南宁市武鸣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近年来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以下是具体的分析:
经济总量与增长
- 地区生产总值(GDP):2024年,武鸣区地区生产总值初步预计达到322亿元,同比增长4%。
- 历史增长趋势:2023年,武鸣区第一产业增加值141.61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124.34亿元,同比增长17.3%;第三产业增加值157.7亿元,同比增长4.1%。
产业结构
- 第一产业:武鸣区在农业方面保持平稳发展,粮食安全底线牢固,全年粮食总产量34万吨。同时,深耕“甜蜜事业”,糖料蔗种植面积30万亩,进厂原料蔗135万吨以上。“武鸣沃柑”连续三年入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百强。
- 第二产业:武鸣区石头、木头“两头”产业集成度进一步提高,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高成长性企业增长势头强劲。
- 第三产业:武鸣区加速发展数字经济,支持国有平台公司与头部电商企业合作,带动城区服务业稳步增长。全年接待游客量达到835.61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超75亿元目标,成为经济新增长点。
发展潜力与规划
- 未来规划:2025年,武鸣区将重点推进现代化水网建设,“新能源+储能”产业生态,石头木头“两头”产业转型升级,设施农业发展,一二三产加速融合,武鸣城区、东盟经开区、教育园区融合发展等六项重点工作。
- 政策支持:武鸣区获评2023年度广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突出贡献奖和2023年度自治区耕地保护激励县(市、区),连续两年入选全国市辖区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区,连续五年荣获自治区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综合评价“好”等次。